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方言论文--北方话(官话方言)论文

哈尔滨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中的方音特色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第一节 哈尔滨及其方言概述第10-12页
     ·哈尔滨地理概况第10-11页
     ·哈尔滨方言概况第11-12页
 第二节 哈尔滨音系第12-14页
     ·声母系统第12-13页
     ·韵母系统第13页
     ·声调系统第13-14页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第14-16页
     ·选题意义第14-15页
     ·研究目的第15-16页
     ·术语概念界说及相关统计第16页
 第四节 方言选点及符号说明第16-18页
     ·方言选点及发音人第16-17页
     ·符号说明第17-18页
第二章 哈尔滨方言两字组规律性连读变调及解释第18-37页
 第一节 哈尔滨方言两字组规律性连读变调第18-21页
     ·前字变调第19页
     ·后字变调第19-21页
 第二节 与东北官话其他方言两字组变调异同第21-27页
     ·与黑松片方言两字组变调异同——以绥化为例第21-23页
     ·与吉沈片方言两字组变调异同——以沈阳为例第23-26页
     ·小结第26-27页
 第三节 与普通话两字组变调异同——以北京为例第27-29页
     ·北京话两字组连读变调情况第27-28页
     ·北京话与哈尔滨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情况异同第28-29页
 第四节 与其他同类方言两字组变调异同——以荣成为例第29-31页
     ·荣成地理及方言概况第29页
     ·荣成话两字组连读变调情况第29-31页
     ·荣成话与哈尔滨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情况异同第31页
 第五节 哈尔滨方言内部两字组变调异同——以城郊差别为例第31-33页
     ·哈尔滨方言市区两字组连读变调情况第31-33页
     ·哈尔滨方言城郊两字组连读变调异同第33页
 第六节 哈尔滨方言两字组规律性连读变调原因解释第33-37页
     ·调域中线与音高调节第33-34页
     ·时长影响第34页
     ·浮游调理论及其作用第34-37页
第三章 哈尔滨方言两字组非规律性连读变调及解释第37-45页
 第一节 阴平前字变读为阳平现象第37-38页
     ·各近京方言中的阴平与阳平第37页
     ·阴平前字变读为阳平现象第37-38页
 第二节 哈尔滨方言两字组非规律性连读变调解释第38-45页
     ·非规律变调中前字的古调类分析第38-42页
     ·非规律变调现象解释第42-45页
第四章 哈尔滨方言特殊词类连读变调及解释第45-58页
 第一节 否定副词“不”、“没”、“别”的变调及原因第45-49页
     ·否定副词“不”、“没”、“别”的变调情况第45-46页
     ·否定副词“不”、“没”、“别”的本调分析第46-47页
     ·否定副词“不”、“没”、“别”变调原因分析第47-49页
 第二节 其他副词的变调及原因第49-54页
     ·其他副词的变调情况第49-50页
     ·频率副词“还”、“再”的变调现象解释第50-51页
     ·副词“多”、“都”、“非”、“齁”、“光”的变调现象解释第51-54页
 第三节 小结第54-56页
 第四节 数词“一”、“三”、“七”、“八”的变调及原因第56-58页
     ·数词“一”、“三”、“七”、“八”的变调情况第56页
     ·数词“一”、“三”、“七”、“八”的变调现象解释第56-58页
第五章 从连读变调看哈尔滨方言的声调演变及发展第58-62页
 第一节 从连读变调看哈尔滨方言与同类方言的关系第58-60页
     ·东北、京畿地区人口及移民史第58-59页
     ·从移民情况看哈尔滨方言与同类方言的历史关系第59页
     ·哈尔滨方言连读变调的城乡差别中体现出的历史层次第59-60页
 第二节 变调中体现的哈尔滨方言声调系统发展方向第60-62页
     ·北方方言祖调值与哈尔滨方言声调系统演变第60-61页
     ·哈尔滨方言声调系统发展方向第61-62页
结语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致谢第69-70页
个人简历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贝琼诗文研究
下一篇:基于体验的环境媒体广告设计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