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字书、字典、词典论文--词典论文

《新华字典》复音词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35页
   ·《新华字典》的基本情况第9-21页
     ·《新华字典》的编纂历史第9-11页
     ·《新华字典》中文通行版的出版情况第11-16页
     ·《新华字典》各版次的修订特点第16-21页
   ·《新华字典》复音词的研究缘起第21-25页
     ·辞书学的角度第21-22页
     ·词汇学的角度第22-23页
     ·社会时代的需求第23页
     ·字典收录复音词的传统第23-24页
     ·《新华字典》编纂的一大特色第24-25页
   ·《新华字典》复音词研究的现状和文献综述第25-29页
     ·《新华字典》的研究现状第25-27页
     ·《新华字典》研究的文献综述第27-29页
   ·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第29-31页
     ·选题意义第29-30页
     ·研究方法第30页
     ·研究特点第30-31页
   ·研究内容第31-35页
     ·复音词的界定第31-32页
     ·主要研究对象第32-33页
     ·章节介绍第33-35页
第二章 《新华字典》立目复音词的收录情况第35-61页
   ·稳定性的角度第37-42页
   ·常用性的角度第42-45页
   ·词义与单字头关系的角度第45-46页
   ·小结第46-48页
 附表:《新华字典》13 个版本的稳定复音词总表(共计 1661 个复音词)第48-61页
第三章 《新华字典》显性复音词的出条方式第61-84页
   ·复音词的立目第61-63页
     ·复音词词目的表现形式第61-62页
     ·复音词词目的位置第62-63页
   ·复音词的注音第63-64页
   ·异形词的形式第64-67页
   ·同义词、近义词的联合出条形式第67-68页
   ·复音词的参见第68-78页
     ·《新华字典》53 版的参见方式第68-70页
     ·《新华字典》57 版的参见方式第70-71页
     ·《新华字典》65 版的参见方式第71-74页
     ·《新华字典》79 版的参见方式第74-77页
     ·《新华字典》79 版之后各版本的参见系统第77-78页
   ·小结第78-84页
第四章 《新华字典》显性复音词的释文内容第84-109页
   ·释义第84-100页
     ·注释符号第84-92页
     ·复音词的基本释义方式第92-93页
     ·不同词性的释义情况第93-99页
     ·义项概括和排序第99-100页
   ·例证第100-104页
     ·例证中的注释符号第101页
     ·例证数量和类型第101-104页
   ·注释语和插图第104-106页
     ·注释语第104-105页
     ·插图第105-106页
   ·小结第106-109页
第五章 《新华字典》中的叠词第109-119页
   ·《新华字典》中标注“(叠)”的形式第109页
   ·叠词的类型第109-111页
     ·必叠类第110页
     ·可叠类第110-111页
   ·《新华字典》第 10 版中的叠词第111-117页
     ·叠词的基本情况第111-113页
     ·不同角度的叠词分析第113-117页
   ·小结第117-119页
第六章 《新华字典》中带“子”、“儿”、“头”词尾的附加式复音词第119-133页
   ·附加语素“子”、“儿”、“头”的特点第119-121页
     ·后缀与词尾第119-120页
     ·“子”、“儿”、“头”词尾的形成第120页
     ·“子”、“儿”、“头”词尾的基本特点第120-121页
   ·《新华字典》中带“子”、“儿”、“头”词尾的复音词情况第121-129页
     ·标注“(‐子)”、“(‐儿)”、“(‐头)”的隐性复音词第121-124页
     ·带“子”、“儿”、“头”词尾的立目复音词第124-126页
     ·释义中带被释字的附加式复音词第126-127页
     ·《新华字典》中附加式复音词的特点第127-129页
   ·小结第129-133页
第七章 《新华字典》中标注“○连”的同义并列复音词第133-144页
   ·标注“○连”的同义并列复音词的特点第133-135页
     ·“○连”注同义并列复音词作为《新华字典》隐性复音词一种表现形式第133-134页
     ·同义字词系连法第134-135页
   ·系连式同义并列复音词在汉语词汇中的地位第135-136页
     ·汉语词汇中的同义复词第135-136页
     ·系连式同义并列复音词与“同义为训”第136页
   ·系连式同义并列复音词的类型与释义第136-140页
     ·系连式同义并列复音词的构成语素第136-139页
     ·系连式同义并列复音词的所属字头第139-140页
   ·系连式同义并列复音词在《新华字典》中的作用第140-141页
   ·小结第141-144页
第八章 《新华字典》中括注式释义的例证复音词第144-163页
   ·括注式释义的例证复音词的基本情况第144-149页
     ·例证复音词的构成语素数第144-145页
     ·例证复音词的常用性第145-146页
     ·例证复音词的重复性第146-148页
     ·例证复音词的性质第148-149页
   ·括注式释义的例证复音词的释义方式第149-156页
     ·地名词语的释义第149-150页
     ·成语的释义第150-154页
     ·一般词语的释义第154-156页
   ·括注式释义的例证复音词中的释义提示词第156-160页
   ·小结第160-163页
第九章 《新华字典》释义中带被释字的复音词第163-176页
   ·释义中带被释字的复音词是隐性复音词的一种表现形式第163-164页
   ·释义中带被释字的复音词的基本情况第164-166页
     ·带被释字的复音词的构成音节数第164页
     ·字头在多音节复音词中的位置第164-165页
     ·所在字头的义项数第165-166页
   ·释义中带被释字的复音词的释义模式第166-172页
     ·带被释字的复音词的一般释义模式第166-169页
     ·带被释字的复音词的特殊释义模式第169-170页
     ·《新华字典》释义中带被释字的复音词与《现代汉语词典》多字条目的释义比较第170-172页
   ·小结第172-176页
第十章 《新华字典》释义中的同物异名复音词第176-198页
   ·同物异名词与同义词第176-177页
     ·现代汉语词汇中的同物异名现象第176-177页
     ·《新华字典》中的同物异名词是隐性复音词的一种形式第177页
   ·同物异名词在《新华字典》中的体现第177-187页
     ·释义专用语“又叫”第178-180页
     ·释义专用语“俗叫”或“俗称”第180页
     ·释义专用语“通称”第180-181页
     ·释义专用语“即”第181-183页
     ·释义专用语“旧称”(或“旧叫”)第183-184页
     ·释义专用语“别名”第184-185页
     ·释义专用语“省称”和“简称”第185-186页
     ·释义专用语“也叫”第186-187页
   ·《新华字典》中同物异名词的性质第187-192页
     ·音译词与意译词第187-188页
     ·古语与今语,旧称与新词第188-189页
     ·通称与专业术语第189-190页
     ·方言词第190-191页
     ·俗称第191-192页
     ·省称(简称)与全称第192页
   ·小结第192-198页
第十一章 结论第198-203页
参考文献第203-207页
后记第207-208页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第208页

论文共2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开发决策中机会识别研究
下一篇:超疏水亲油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