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含弓”音乐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0页 |
第一章 “含弓”的“弓弦”渊源与“瞽矇”遗俗 | 第10-24页 |
第一节 “含弓”的“弓弦”渊源探略 | 第11-19页 |
一、 “弓弦”乐器渊源诸说 | 第11-16页 |
1、“西来说” | 第11-12页 |
2、“奚琴说” | 第12-14页 |
3、“击弦乐器说” | 第14-16页 |
二、 “弓弦”乐器的发展和演变 | 第16-17页 |
三、 “弓弦”乐器与戏曲 | 第17-19页 |
第二节 “含弓”的“瞽矇”遗俗发微 | 第19-24页 |
一、 先秦宫廷的“瞽矇”乐师 | 第19-21页 |
二、 民间盲艺人与流民 | 第21-22页 |
三、“含弓”瞽矇艺人述略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含弓”音乐的主腔 | 第24-40页 |
第一节 【大曲】考述 | 第25-32页 |
一、 “大曲”名称小考 | 第25-28页 |
二、 “含弓”音乐的【大曲】 | 第28-32页 |
第二节 “西宫词”的比较研究 | 第32-40页 |
一、 【西宫词】的文本渊源 | 第35-37页 |
二、 【西宫词】与“文南词”【还魂腔】 | 第37-40页 |
第三章 “含弓”音乐的“杂曲” | 第40-55页 |
第一节 明清时调俗曲与“牌子曲” | 第40-43页 |
一、 明清时期的时调俗曲 | 第40-41页 |
二、 说唱“牌子曲”的兴起 | 第41-43页 |
第二节 含弓“杂曲”中的俗曲遗存 | 第43-55页 |
一、 【银纽丝】 | 第45-47页 |
二、 【湘江浪】 | 第47-48页 |
三、 【罗江怨】 | 第48-50页 |
四、 【绣荷包】 | 第50-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