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理工类院校青年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四川理工学院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绪论第8-14页
 一、选题背景第8页
 二、文献综述第8-12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第8-9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9-12页
 三、研究特色第12-14页
  (一) 研究思路第12页
  (二) 研究方法第12-13页
  (三) 创新点第13-14页
第一章 理工类院校青年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内涵、任务及意义第14-23页
 一、理工类院校青年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内涵第14-16页
  (一) 理工类院校青年辅导员及相关概念的内涵第14-15页
  (二) 理工类院校青年辅导员队伍建设及相关概念的内涵第15-16页
 二、理工类院校青年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依据、目标和任务第16-20页
  (一) 理工类院校青年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依据第16-17页
  (二) 理工类院校青年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目标第17-18页
  (三) 理工类院校青年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任务第18-20页
 三、加强理工类院校青年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义第20-23页
  (一) 维护理工类院校的稳定与发展第21页
  (二) 加强和改进理工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21页
  (三) 引导理工类院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第21-23页
第二章 理工类院校青年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第23-38页
 一、理工类院校青年辅导员队伍取得的成绩第23-29页
  (一) 理工类院校青年辅导员队伍结构趋于合理第23-25页
  (二) 理工类院校青年辅导员队伍的工作能力、教育效果和科研能力得到提高第25-27页
  (三) 不断健全培养、考核、待遇等方面制度,增强了辅导员岗位吸引力第27-29页
 二、理工类院校青年辅导员队伍存在的问题第29-33页
  (一) 理工院校辅导员的地位较低第29-30页
  (二) 职责不明确,工作压力大,职业倦怠第30-31页
  (三) 理工类院校青年辅导员专业结构不合理,科研能力较差第31-32页
  (四) 前景不明确,不安心工作,流动大第32-33页
 三、理工类院校青年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第33-38页
  (一) 理工院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第33-35页
  (二) 理工院校对辅导员工作重视不足第35-36页
  (三) 理工类院校青年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配套机制不适合辅导员发展第36-38页
第三章 对加强理工类院校青年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第38-50页
 一、提高对加强青年辅导员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第38-42页
  (一) 提高对辅导员作用的认识第38-39页
  (二) 明确辅导员的职责定位,提高配备的比例第39-41页
  (三) 合理解决辅导员的工作条件第41-42页
 二、完善各种机制促进理工类院校青年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第42-46页
  (一) 完善理工类院校青年辅导员队伍的的培训机制第43-44页
  (二) 完善理工类院校青年辅导员队伍的管理机制第44-45页
  (三) 完善理工类院校青年辅导员队伍的考核激励机制第45-46页
 三、理工类院校青年辅导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第46-50页
  (一) 提高自身的政治和业务素质第46-48页
  (二) 要不断提高网络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第48-50页
结束语第50-51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55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视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下一篇:电视职场类真人秀节目中女大学生就业观研究--以《职来职往》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