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页 |
一、 现代诗歌体验教学的理论阐析 | 第10-18页 |
(一) 什么是体验教学 | 第10-13页 |
1.“体验”的含义 | 第10-11页 |
2.体验教学的内涵 | 第11-13页 |
(二) 现代诗歌体验教学的现状 | 第13-15页 |
1.从现代诗歌在教材中的变化和体验教学在课标中的体现来审视 | 第13-14页 |
2.从教师方面来审视 | 第14页 |
3.从学生方面来审视 | 第14-15页 |
4.从课堂环境方面来审视 | 第15页 |
(三) 现代诗歌体验教学的重要性 | 第15-18页 |
1.优化现代诗歌教学理念 | 第15-16页 |
2.提高学生现代诗歌审美能力 | 第16-17页 |
3.净化学生心灵,提升生命质量 | 第17-18页 |
二 现代诗歌体验教学的品类特征 | 第18-24页 |
(一) 从内容表达方式划分: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 | 第18-22页 |
1.抒情诗的特征 | 第18-19页 |
2.叙事诗的特征 | 第19-21页 |
3.哲理诗的特征 | 第21-22页 |
(二) 从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划分:自由诗、格律诗、散文诗 | 第22-24页 |
1.自由诗的特征 | 第22-23页 |
2.格律诗的特征 | 第23-24页 |
3.散文诗的特征 | 第24页 |
三 现代诗歌体验教学的层次性 | 第24-31页 |
(一) 初读:悦耳悦目 | 第25-27页 |
1.观文入情,欣赏形式美 | 第25-26页 |
2.整体感知,把握感情基调 | 第26-27页 |
(二) 品读:悦心悦意 | 第27-29页 |
1.品味意象,玩译方美 | 第27-28页 |
2.咀嚼语言,触摸心灵 | 第28页 |
3.进入意境,悠然心会 | 第28-29页 |
(三) 悟读:悦智悦神 | 第29-31页 |
1.理性醒悟,精神畅快 | 第30页 |
2.反观自我,生命升华 | 第30-31页 |
四 现代诗歌体验教学的策略 | 第31-47页 |
(一) 美读体验:感受现代诗歌的自由节奏美、和谐韵律美 | 第31-35页 |
1.顺其歌:读准字音、停顿、押韵 | 第32-33页 |
2.通其歌:进入情境,读出内在的情绪律动和语气变化 | 第33-34页 |
3.品其歌:整体感受,把握诗歌感情基调 | 第34页 |
4.美其歌:丰富多样的美读形式 | 第34-35页 |
(二) 情感体验:体悟现代诗歌意象组合的奇异美 | 第35-39页 |
1.意象组合的艺术性 | 第35-38页 |
2.意象组合的整体性 | 第38页 |
3.由意象群进入意境 | 第38-39页 |
(三) 审美体验:咀嚼现代诗歌陌生化的语言构造 | 第39-43页 |
1.还原颠倒语序 | 第39-40页 |
2.填补诗句空白——成分省略、跳跃 | 第40-41页 |
3.灵活把握词类活用 | 第41-42页 |
4.感受新奇的修辞美——远取譬、通感 | 第42-43页 |
(四) 生命体验:透视现代诗歌的文本意义世界 | 第43-47页 |
1.比较拓展,升华体验 | 第43-44页 |
2.写作迁移,实现自我 | 第44-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注释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