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绪论 | 第8-11页 |
一、研究现状 | 第8页 |
二、选题目的 | 第8-9页 |
三、选题意义 | 第9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五、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巍山县青云村彝族打歌的人文背景 | 第11-13页 |
一、自然环境 | 第11页 |
二、人文环境 | 第11-12页 |
三、传承环境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巍山县青云村彝族打歌之器乐论释 | 第13-40页 |
第一节 巍山县青云村彝族打歌中使用乐器之pu (?)~(11)(葫芦笙) | 第13-25页 |
一、打歌中pu (?)~(11)的简介 | 第13页 |
二、打歌中pu (?)~(11)的形制与制作 | 第13-16页 |
三、打歌中pu (?)~(11)的定调与定音 | 第16-19页 |
四、打歌中pu (?)~(11)的演奏与乐曲 | 第19-23页 |
五、打歌中pu (?)~(11)的传承现状 | 第23-25页 |
第二节 巍山县青云村彝族打歌中使用乐器之t(?)i Li~(55)(笛子) | 第25-31页 |
一、打歌中t(?)i Li~(55)的简介 | 第25页 |
二、打歌中t(?)i Li~(55)的形制与制作 | 第25-26页 |
三、打歌中t(?)i Li~(55)的定调与定律 | 第26-28页 |
四、打歌中t(?)i Li~(55)的音与律 | 第28-30页 |
五、打歌中t(?)i Li~(55)的曲目及其音乐特征 | 第30-31页 |
六、打歌中t(?)i Li~(55)的传承方法 | 第31页 |
第三节 巍山县青云村彝族打歌中使用乐器之k(?) sI~33(唢呐) | 第31-36页 |
一、打歌中k(?) sI~(33)的形制与制作 | 第31-32页 |
二、打歌中k(?) sI~(33)的演奏与乐曲 | 第32-36页 |
第四节 巍山县青云村彝族打歌中器乐的“和而不同” | 第36-40页 |
一、打歌中吹管乐器的配置特征 | 第36页 |
二、打歌中使用的独树一帜的五管芦笙 | 第36-38页 |
三、打歌中的歌乐之多调性运用与混溶性 | 第38-40页 |
第三章 巍山县青云村彝族打歌之歌舞浅释 | 第40-54页 |
第一节 巍山县青云村彝族打歌之pε sчε (?)i(?)(彝语歌) | 第40-47页 |
一、打歌中pε sчε (?)i(?)的组成部分 | 第40-43页 |
二、打歌中pε sчε (?)i(?)的音乐特征 | 第43-46页 |
三、打歌中pε sчε (?)i(?)的彝语歌词 | 第46-47页 |
第二节 巍山县青云村彝族打歌a (?)hε~(55)(舞蹈) | 第47-54页 |
一、打歌中a (?)hε~(55)的组成部分 | 第47-48页 |
二、打歌中a (?)hε~(55)的基本动作 | 第48-52页 |
三、打歌中a (?)hε~(55)的基本特征 | 第52-54页 |
第四章 巍山县青云村彝族打歌其他要素浅释 | 第54-63页 |
第一节 巍山县青云村彝族打歌之a tha~(53)(官刀) | 第54-59页 |
一、打歌中使用的a t~ha~(53)形制 | 第54-55页 |
二、打歌中使用的a t~ha~(53)由来及刀法 | 第55-58页 |
三、打歌中与a t~ha~(53)相关元素 | 第58-59页 |
第二节 巍山县青云村彝族打歌之服饰 | 第59-60页 |
第三节 巍山县青云村彝族打歌之a to Li~(533)(火龙) | 第60-61页 |
第四节 巍山县青云村彝族打歌不同场合之相异点 | 第61页 |
第五节 巍山县彝族打歌由来的相关传说 | 第61-63页 |
第五章 巍山县青云村彝族打歌的整体架构综述 | 第63-68页 |
第一节 巍山县青云村彝族打歌的要素架构 | 第63-66页 |
一、打歌中音乐特征要素的架构 | 第63-64页 |
二、打歌活动中蕴含的十二生肖关系架构特征 | 第64-66页 |
第二节 巍山县青云村彝族打歌活动中个体与群体之整体架构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附录 | 第72-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