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 ·反式脂肪酸 | 第12-19页 |
| ·TFA 的来源 | 第12-14页 |
| ·TFA 对人体的危害 | 第14-15页 |
| ·脂肪酸代谢及抗氧化作用机理 | 第15-17页 |
| ·降低反式脂肪酸的方法 | 第17-18页 |
| ·部分国家对 TFA 的限制 | 第18-19页 |
| ·膳食纤维 | 第19-22页 |
| ·膳食纤维的特性 | 第19-20页 |
| ·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 | 第20-21页 |
| ·膳食纤维的降脂机理 | 第21-22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 第2章 豆渣、豆皮膳食纤维样品单糖组成的分析 | 第24-30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4-25页 |
|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 ·实验主要仪器 | 第25页 |
| ·单糖组成分析的实验方法 | 第25页 |
| ·实验结果 | 第25-29页 |
| ·单糖标样的 HPL C 色谱图及回归方程 | 第25-26页 |
| ·豆渣、豆皮各种膳食纤维样品水解后单糖组成的实验结果 | 第26-29页 |
| ·结果分析 | 第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3章 豆渣、豆皮各种膳食纤维性质的研究 | 第30-48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30页 |
|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 ·主要仪器 | 第30页 |
| ·实验方法 | 第30-33页 |
| ·测定持水力 | 第30-31页 |
| ·测定膨胀力 | 第31页 |
| ·测定吸油力 | 第31页 |
| ·测定亚硝酸根离子的吸附能力 | 第31-32页 |
| ·测定胆固醇的吸附能力 | 第32页 |
| ·测定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 第32-33页 |
| ·测定粘度 | 第33页 |
| ·测定阳离子交换能力 | 第33页 |
| ·实验结果 | 第33-39页 |
| ·持水力、吸油能力和膨胀力结果 | 第33-34页 |
| ·对 NO_2~-吸附的结果 | 第34-36页 |
| ·测定胆固醇吸附能力的结果 | 第36-37页 |
| ·羟自由基的清除结果 | 第37页 |
| ·粘度结果 | 第37-38页 |
| ·阳离子交换能力结果 | 第38-39页 |
| ·结果分析 | 第39-46页 |
| ·持水力、吸油能力及膨胀力结果分析 | 第39-40页 |
| ·吸附 NO-2的结果分析 | 第40-42页 |
| ·吸附胆固醇的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 ·清除· OH 的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 ·粘度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 ·阳离子交换能力的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 第4章 大豆渣、大豆皮膳食纤维对 TFA 致高脂血症小鼠血脂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48-68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8-49页 |
| ·实验材料 | 第48页 |
| ·主要仪器 | 第48-49页 |
| ·实验方法 | 第49-51页 |
| ·血脂指标的测定 | 第49页 |
| ·抗氧化能力指标的测定 | 第49页 |
| ·实验方法 | 第49-51页 |
| ·实验结果 | 第51-58页 |
| ·豆渣、豆皮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对 ATM 致高脂血症小鼠血脂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51-53页 |
| ·豆渣、豆皮 SDF 对 ATM 致高脂血症小鼠血脂及抗氧化能力影响的实验结果 | 第53-56页 |
| ·豆渣、豆皮 SDF:IDF( 1:3)对因 ATM 致高脂血症小鼠血脂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 | 第56-58页 |
| ·结果分析 | 第58-66页 |
| ·ATM 致高脂血症小鼠造模结果分析 | 第58-60页 |
| ·豆渣、豆皮膳食纤维对 ATM 致高脂血症小鼠血脂及抗氧化能力影响的结果分析 | 第60-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68-71页 |
| ·豆渣、豆皮各种膳食纤维单糖成分分析结果 | 第68页 |
| ·豆渣、豆皮各种膳食纤维性质的研究结果 | 第68-69页 |
| ·豆渣、豆皮各种膳食纤维对 T FA 致高脂血脂小鼠血脂及抗氧化能力的研究结果 | 第69-70页 |
| ·创新之处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