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从认知过程维度研究语文课后练习设计--以苏教版初中语文小说课文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引言第10-17页
   ·问题的提出第10页
     ·现实依据第10页
     ·理论依据第10页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10-11页
     ·研究目的第10-11页
     ·研究内容第11页
   ·研究综述第11-15页
     ·概念界定第11-12页
     ·文献综述第12-15页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5-17页
     ·研究方法第15-16页
     ·研究思路第16-17页
2 编制语文课后练习的理论依据第17-24页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17-18页
   ·布卢姆认知过程第18-22页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内涵第18页
     ·认知过程维度内涵第18-22页
   ·认知过程理论的意义第22-24页
3 苏教版初中语文小说课后练习认知过程维度梳理第24-35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小说课后练习认知过程维度梳理第24-30页
     ·七年级语文小说课后练习认知过程维度梳理第24-26页
     ·八年级语文小说课后练习认知过程维度梳理第26-28页
     ·九年级语文小说课后练习认知过程维度梳理第28-30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小说课后练习设计认知过程维度分析第30-35页
     ·作业设计考虑了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和兴趣第30-32页
     ·课后练习在每个层级水平上都有体现第32-33页
     ·练习设计重理解水平第33页
     ·分析水平比重逐步提高第33-34页
     ·评价和创造水平练习有所体现第34-35页
4 初中小说课后练习设计的认知过程评析第35-40页
   ·初中小说课后练习设计认知过程优点第35-37页
     ·练习内容小说教材淡化第35页
     ·练习内容重视学生各项语文能力的培养第35-36页
     ·训练体系具有层级渐进性第36-37页
   ·初中小说课后练习设计认知过程不足第37-40页
     ·“语文味儿”缺失第37页
     ·“重理解轻运用”的言语实践异化第37页
     ·“重理解轻审美鉴赏”的言语实践异化第37-38页
     ·层次连贯性不强第38-39页
     ·练习缺乏操作的可能性第39-40页
5 苏教版初中语文小说课文课后练习的认知过程设计建议第40-42页
   ·按照认知过程层级设计练习第40页
   ·按照认知需求设计课后练习第40-41页
   ·在应用水平或评价水平设计课后练习第41-42页
6 结语第42-43页
   ·研究的创新第42页
   ·研究的不足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言语生命”的语文文本备课研究
下一篇:新课程高中客愁诗专题教学梳理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