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问题提出 | 第9页 |
·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1-13页 |
2 语文文本备课现状反思 | 第13-18页 |
·新课改以来,文本备课出现的新貌 | 第13-15页 |
·“以教定学”到“以学定教”观念的转变 | 第13页 |
·从“背”教案到预案设计的转变 | 第13-14页 |
·重视课后反思 | 第14页 |
·集体备课观的兴起 | 第14页 |
·多媒体教案的日趋普及 | 第14-15页 |
·发现的问题及反思 | 第15-18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原因分析 | 第16-18页 |
3 基于“言语生命”的语文文本备课的理论依据 | 第18-22页 |
·言语生命意识在语文课标中的体现 | 第18页 |
·“言语生命动力学”视域下的语文文本备课 | 第18-19页 |
·唤醒教育观理论呼唤心灵的觉醒 | 第19-20页 |
·汉语言文字本身具有无穷魅力 | 第20-22页 |
4 文本备课中言语生命张力的挖掘 | 第22-33页 |
·细读文本,感受作者的生命体验 | 第22-27页 |
·理读,走进文本语言 | 第23-24页 |
·品读,感受言语生命 | 第24-27页 |
·解读文本,走进文本的言语生命世界 | 第27-30页 |
·于矛盾处“想课” | 第28页 |
·于不合常理处“想课” | 第28页 |
·于表达精妙处“想课” | 第28-29页 |
·于词句重复处“想课” | 第29-30页 |
·激发学生的言语生命潜能,升华文本 | 第30-33页 |
·重视学生“阅”的过程 | 第31页 |
·还给学生“读”的权力 | 第31-33页 |
5 基于“言语生命”的语文文本备课要把握两个关键度 | 第33-35页 |
·课堂教学目标要预先设定 | 第33页 |
·教学过程的设计要融入学生的生命体验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