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越南学生汉语能愿动词习得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第一节 论题的提出与意义第9页
 第二节 研究目标第9页
 第三节 理论依据第9-10页
  一、 对比分析理论第9-10页
  二、 偏误分析理论第10页
  三、 中介语理论第10页
  四、 内在大纲与习得顺序理论第10页
 第四节 研究方法第10-11页
  一、 对比分析第10-11页
  二、 描写与解释第11页
  三、 定量分析第11页
 第五节 本研究所考察的能愿动词及其分类、用法第11-13页
 第六节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第13-18页
  一、 汉语能愿动词的本体研究第13-14页
  二、 对外汉语教学领域能愿动词的研究现状第14-18页
第二章 汉语能愿动词与其在越南语中对应成分的对比第18-26页
 第一节 语法特征的比较第18-19页
  一、 对应成分的性质和语法特征第18页
  二、 修饰语的类型第18页
  三、 肯否并列表示疑问第18-19页
 第二节 语义特点的比较第19-24页
  一、 意愿系统第19-20页
  二、 必要系统第20-21页
  三、 可能系统第21-24页
  四、 许可系统第24页
 第三节 小结第24-26页
第三章 越南学生汉语能愿动词偏误分析第26-40页
 第一节 能愿动词的遗漏第28-29页
  一、 有副词修饰时的遗漏第29页
  二、 忽视语义焦点的遗漏第29页
 第二节 能愿动词的误加第29-31页
  一、 对全句的结构和语义把握不到位第30-31页
  二、 语义上与其他词类发生冲突第31页
  三、 能愿动词连用发生冲突第31页
 第三节 能愿动词的误代第31-38页
  一、近义汉语能愿动词的混淆使用第32-37页
  二、 汉越对应形式的混淆使用第37页
  三、 两种否定形式的混淆使用第37-38页
 第四节 能愿动词的错序第38-39页
  一、 与副词搭配语序不当第38-39页
  二、 与介词短语搭配语序不当第39页
  三、 语义焦点把握不当第39页
  四、 否定形式语序不当第39页
 第五节 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越南学生汉语能愿动词习得顺序考察第40-52页
 第一节 通过中介语语料库确定的习得顺序第40-43页
  一、 语料来源第40页
  二、 考察方法第40页
  三、 考察结果与分析第40-43页
 第二节 通过语法测试确定的习得顺序第43-48页
  一、 测试对象与等级范围的确定第43页
  二、 测试内容第43页
  三、 测试方法第43页
  四、 测试结果与分析第43-48页
 第三节 统计结果的检验和习得顺序的确定第48-51页
  一、 检验卡方值第48-49页
  二、 spearman 等级相关系数检验和习得顺序的确定第49-51页
 第四节 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产生偏误和影响习得顺序的因素第52-62页
 第一节 “学”的方面第52-55页
  一、 母语因素第52-53页
  二、 目的语因素第53-54页
  三、 学习策略第54-55页
 第二节 “教”的方面第55-60页
  一、 教材和工具书编写的不足第55-60页
  二、 教学方法的不足第60页
 第三节 小结第60-62页
第六章 对越南学生能愿动词教学的几点建议第62-66页
 第一节 教材与工具书的编排第62-63页
  一、 根据义项来安排教学顺序第62页
  二、 采用渐进式安排课文和练习第62-63页
  三、 完善工具书中的注解第63页
 第二节 教学方法的改进第63-66页
  一、 从学生出发安排教学第63-64页
  二、适当引入汉越对比第64页
  三、 坚持语境教学法第64-66页
第七章 结语第66-67页
附录第67-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后记第72-7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ERK、eIF2α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
下一篇:基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