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教学心理学(课堂教育心理学)论文

高中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8-22页
 1 态度及态度的相关研究第8-18页
   ·态度的定义第8页
   ·内隐态度的提出第8-9页
   ·双重态度模型理论第9-11页
   ·双重态度的测量方法第11-15页
   ·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的关系研究第15-18页
 2 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的研究第18-22页
   ·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的概念第18-19页
   ·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的测量第19-20页
   ·对中学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的研究第20-22页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及研究假设第22-26页
 1 问题提出第22-24页
 2 研究假设第24页
 3 研究目的第24页
 4 研究意义第24-26页
   ·理论意义第24-25页
   ·实践意义第25-26页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第26-42页
 研究一:高中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外显态度的研究第26-29页
  1 研究目的第26页
  2 研究方法第26-27页
   ·被试第26页
   ·研究工具第26页
   ·数据处理第26-27页
  3 结果第27页
  4 讨论第27-28页
  5 结论第28-29页
 研究二:高中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内隐态度的研究第29-37页
  1 研究目的第29页
  2 研究方法第29-32页
   ·被试第29页
   ·实验仪器第29页
   ·实验材料第29-30页
   ·实验设计第30页
   ·实验程序第30-31页
   ·数据处理第31-32页
  3 结果分析第32-34页
   ·相容任务与不相容任务的平均反应准确率第32页
   ·相容任务与不相容任务的平均反应反应时第32-33页
   ·相容任务与不相容任务的平均反应时第33-34页
   ·高分组和低分组被试的内隐效应第34页
  4 讨论第34-35页
  5 结论第35-37页
 总讨论第37-41页
  1 高中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讨论第37-38页
  2 本研究的不足第38页
  3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38-39页
  4 研究结果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第39-41页
 总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附录第45-51页
 附录1:天津市双港中学高中生心理健康知识水平普查第45-49页
 附录2:中学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调查问卷第49-51页
后记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津市和平区社区管理研究
下一篇:TRIPS框架下传统知识保护法律制度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