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2页 |
1 引言 | 第12-13页 |
2 研究背景 | 第13-22页 |
·关于自我和谐的研究 | 第13-15页 |
·自我和谐的概念 | 第13页 |
·自我和谐理论 | 第13-14页 |
·对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自我和谐的测量 | 第15页 |
·关于生活事件的研究 | 第15-17页 |
·生活事件的测评 | 第16页 |
·对生活事件的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关于应对的研究 | 第17-20页 |
·应对的概念 | 第17页 |
·应对的理论研究取向 | 第17-19页 |
·应对的分类研究 | 第19页 |
·应对方式的测量 | 第19-20页 |
·应对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20页 |
·生活事件、应对方式、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 | 第20-22页 |
3 问题提出 | 第22-25页 |
·目前研究不足 | 第22-23页 |
·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理论意义 | 第23页 |
·实践意义 | 第23-24页 |
·研究假设 | 第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4 重庆市青少年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自我和谐的现状研究 | 第25-44页 |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研究被试 | 第25页 |
·研究工具 | 第25-26页 |
·研究程序 | 第26页 |
·研究结果 | 第26-39页 |
·青少年学生生活事件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 第26-31页 |
·青少年学生应对方式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 第31-35页 |
·青少年学生自我和谐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 第35-39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39-43页 |
·青少年学生生活事件的特点分析 | 第39-40页 |
·青少年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分析 | 第40-41页 |
·青少年学生自我和谐的特点分析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5 重庆市青少年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自我和谐的影响研究 | 第44-52页 |
·研究目的 | 第44页 |
·研究方法 | 第44-45页 |
·研究被试 | 第44页 |
·研究工具 | 第44-45页 |
·研究程序 | 第45页 |
·研究结果 | 第45-49页 |
·青少年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自我和谐的相关分析结果 | 第45-47页 |
·青少年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自我和谐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47-49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6 总的讨论与结论 | 第52-62页 |
·总讨论 | 第52-60页 |
·关于重庆市青少年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的关系问题 | 第52-54页 |
·关于青少年学生合理应对压力,塑造自我和谐的对策与建议 | 第54-60页 |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与不足 | 第60-61页 |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 | 第60页 |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60-61页 |
·总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附录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