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4页 |
| ·问题的缘起 | 第7-8页 |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1-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第2章 教育学专业人才供求现状分析 | 第14-29页 |
| ·教育学专业人才供求量的分析 | 第14-20页 |
| ·历届毕业生数与就业生数变化情况 | 第14-16页 |
| ·教育学专业近三年在各个地区、各个行业的流向分析 | 第16-20页 |
| ·教育学专业人才供求质的分析 | 第20-29页 |
| ·从人才培养方案来看教育学专业人才的素质构成 | 第21-24页 |
| ·从职业资格看教育学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 | 第24-29页 |
| 第3章 教育学专业本科人才供给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分析 | 第29-39页 |
| ·教育学本科人才流向的适应性分析 | 第29-35页 |
| ·教育学专业人才剩余率分析 | 第29-31页 |
| ·教育学专业本科人才的流向构成比分析 | 第31-35页 |
| ·教育学专业本科人才从业状况分析 | 第35-39页 |
| ·从业基本情况分析 | 第35-36页 |
| ·对学校培养方式的认识 | 第36-38页 |
| ·教育学专业本科人才对社会需求的素质的认识 | 第38-39页 |
| 第4章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教育学本科人才的供给 | 第39-44页 |
| ·控制教育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数量 | 第39-40页 |
| ·提高教育学专业培养质量 | 第40-41页 |
| ·加强其他学科基础的教育 | 第41-42页 |
| ·加强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 第42-44页 |
| 结论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 附录 | 第48-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