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言语交际的得体性与语境及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一、引言 | 第9-10页 |
| 二、言语交际得体性及其原则 | 第10-20页 |
| 1. 何谓言语交际得体性? | 第10-15页 |
| ·汉民族对言语交际得体性的传统观念和文化心理 | 第10-12页 |
| ·言语的“和谐”观念 | 第10-11页 |
| ·言语的“中庸”观念 | 第11页 |
| ·禁忌观念与委婉语 | 第11-12页 |
| ·当代学者对言语交际得体性的阐述 | 第12-14页 |
| ·小结 | 第14-15页 |
| 2. 言语交际得体性应遵循的原则 | 第15-20页 |
| ·合作原则 | 第15-16页 |
| ·礼貌原则 | 第16-17页 |
| ·协调原则 | 第17-18页 |
| ·关联原则 | 第18-19页 |
| ·顺序原则 | 第19页 |
| ·角色原则 | 第19-20页 |
| ·自尊原则 | 第20页 |
| 三、言语交际的得体性与语境的关系 | 第20-39页 |
| 1. 何谓语境 | 第20-23页 |
| ·语境的定义 | 第21-22页 |
| ·语境的特点 | 第22-23页 |
| 2. 语境的分类 | 第23-24页 |
| 3. 对各类语境的阐释 | 第24-32页 |
| ·语内语境 | 第24-26页 |
| ·语音语境 | 第25页 |
| ·上下文语境 | 第25页 |
| ·篇章语境 | 第25-26页 |
| ·语体语境 | 第26页 |
| ·语外语境 | 第26-31页 |
| ·情景语境 | 第27-30页 |
| ·背景语境 | 第30-31页 |
| ·体态语与语境 | 第31-32页 |
| 4. 语境对言语表达的制约 | 第32-39页 |
| ·语境对表达内容的制约 | 第32-34页 |
| ·语境对表达形式的选择 | 第34-39页 |
| ·语境对语音的选择 | 第34-35页 |
| ·语境对词语的选择 | 第35-37页 |
| ·语境对句式的选择 | 第37页 |
| ·语境对语体的选择 | 第37-39页 |
| 四、言语得体性与对外汉语教学 | 第39-43页 |
| 五、结论 | 第43-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