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砺儒教育思想探析(1918-1949)
论文摘要 | 第1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前言 | 第7-10页 |
一、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 第7页 |
二、学术史及研究旨趣 | 第7-10页 |
第一章 林砺儒教育思想的渊源和形成 | 第10-16页 |
第一节 家世和教育思想渊源 | 第10-12页 |
第二节 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 | 第12-15页 |
第三节 教育思想的构成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林砺儒中等教育思想 | 第16-33页 |
第一节 全人格教育思想 | 第16-21页 |
第二节 中学教育与道尔顿制 | 第21-24页 |
第三节 中学女子教育思想 | 第24-27页 |
第四节 职业教育思想 | 第27-30页 |
第五节 中学教育与社会改造 | 第30-33页 |
第三章 林砺儒师范教育思想 | 第33-54页 |
第一节 师范教育的历史考察 | 第33-37页 |
第二节 师范教育独立思想 | 第37-41页 |
第三节 师范教育之母思想 | 第41-46页 |
第四节 重视教育试验与理论研究 | 第46-48页 |
第五节 教师地位和待遇 | 第48-52页 |
第六节 师范生的培养与训练 | 第52-54页 |
第四章 国民教育思想 | 第54-62页 |
第一节 国民教育落后原因 | 第54-56页 |
第二节 实施国民教育的条件 | 第56-59页 |
第三节 实施国民教育的几个观点 | 第59-62页 |
结语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后记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