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研究目意义 | 第7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8-13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8-10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0-12页 |
·人力资源管理的难点 | 第12-13页 |
·研究的框架及重点 | 第13-14页 |
·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研究重点 | 第14页 |
2 水钢烧结厂人力资源开发的沿革及开发现状 | 第14-16页 |
·水钢烧结厂历史背景 | 第14页 |
·水钢烧结厂人力资源发展的历程 | 第14-15页 |
·水钢烧结厂人力资源的现状 | 第15-16页 |
·水钢烧结厂的行业特点 | 第16页 |
3 水钢烧结厂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地位和作用 | 第16-23页 |
·现状调查 | 第16-18页 |
·数量调查 | 第16-17页 |
·文化素质调查 | 第17-18页 |
·素质结构调查 | 第18页 |
·工人技能素质调查 | 第18页 |
·工程技术人员素质调查 | 第18页 |
·开发的现实地位和作用 | 第18-23页 |
·开发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 第23页 |
4 水钢烧结厂人力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 第23-24页 |
·有利因素 | 第23-24页 |
·制约因素 | 第24页 |
5 水钢烧结厂人力资源开发分层模型 | 第24-31页 |
·工人开发 | 第25-26页 |
·一般管理人员的开发 | 第26页 |
·中层管理人员的开发 | 第26-29页 |
·中层管理的诞生 | 第26-27页 |
·中层主管的工作特征、角色及能力素质要求 | 第27-28页 |
·中层管理人员对团对管理的重要性 | 第28-29页 |
·中层管理人员的开发措施 | 第29页 |
·留住核心员工 | 第29-31页 |
·什么是核心员工 | 第29-30页 |
·留住核心员工的方法 | 第30-31页 |
6 员工激励 | 第31-45页 |
·目标激励 | 第32-34页 |
·让合适的人干合适的事、并得到晋升 | 第34页 |
·建立员工归属感 | 第34-35页 |
·文化激励 | 第35-36页 |
·危机激励 | 第36页 |
·薪酬激励 | 第36-37页 |
·培训激励 | 第37-38页 |
·绩效考核 | 第38-45页 |
·绩效考核实施 | 第39-44页 |
·建设优秀团队 | 第39-42页 |
·产生优秀员工 | 第42-44页 |
·以数字量化为核心的全员绩效管理实施效果 | 第44-45页 |
·其它方面的激励 | 第45页 |
7 工作分析 | 第45-49页 |
·工作分析的概念 | 第45-47页 |
·工作分析的主要内容 | 第47-48页 |
·工作分析的应用 | 第48-49页 |
·工作分析与员工甄别 | 第48页 |
·工作分析与员工评价 | 第48页 |
·工作分析与员工绩效 | 第48-49页 |
·工作分析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 第49页 |
8 水钢烧结厂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措施 | 第49-54页 |
·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 第49-50页 |
·强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经营战略上的职能作用,从战略高度上进行角色定位 | 第50页 |
·建立与健全科学、客观、合理、有效的员工绩效评估体系 | 第50-51页 |
·建立和应用CIMS系统,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整体水平 | 第51页 |
·充分发挥工资杠杆作用 | 第51页 |
·人力吸收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 第51页 |
·建立内部竞争机制,搭建内部人才流动平台 | 第51-52页 |
·通过契约形式,加强对待岗人员管理,使其成为企业储备力量 | 第52页 |
·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加强劳务队的评价和选择工作 | 第52页 |
·加速发展各类教育,培养全体员工吸收知识的能力,提高文化素质 | 第52-53页 |
·制定相应政策,吸引人才,推动人力资源合理、有序流动 | 第53-54页 |
9 结束语 | 第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