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机器视觉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 第8-11页 |
1-2-1 机器视觉的发展现状 | 第8-10页 |
1-2-2 机器视觉的应用 | 第10-11页 |
1-2-3 工业机器视觉的特点 | 第11页 |
§1-3 图像识别方法的研究 | 第11-15页 |
1-3-1 图像理解与计算机视觉的关系 | 第11页 |
1-3-2 图像识别与图像处理及图像理解的关系 | 第11-12页 |
1-3-3 图像识别方法 | 第12-13页 |
1-3-4 文字识别方法 | 第13-14页 |
1-3-5 标签识别方法 | 第14-15页 |
§1-4 选题的背景、意义及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标签自动检测识别原理及方法的研究 | 第17-25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标签动态识别系统的硬件构成 | 第17-20页 |
2-2-1 一般图像处理系统的构成 | 第17-18页 |
2-2-2 标签动态检测识别系统的构成 | 第18-20页 |
§2-3 标签动态检测识别系统的软件实现 | 第20-24页 |
2-3-1 图像的数学模型 | 第20-21页 |
2-3-2 标签识别的流程 | 第21-24页 |
2-3-3 标签识别系统软件构成 | 第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标签动态检测识别图像处理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 第25-36页 |
§3-1 引言 | 第25页 |
§3-2 自动曝光 | 第25-26页 |
§3-3 运动模糊图像恢复 | 第26-30页 |
3-3-1 匀速直线运动模糊图像的形成机理 | 第26-28页 |
3-3-2 匀速直线运动模糊图像恢复 | 第28-30页 |
§3-4 标签字符分割 | 第30-35页 |
3-4-1 建立坐标系 | 第30页 |
3-4-2 图像反转及区域分割 | 第30-31页 |
3-4-3 灰度变换 | 第31-34页 |
3-4-4 单个字符分割方法 | 第34-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字符识别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 第36-49页 |
§4-1 引言 | 第36页 |
§4-2 字符识别发展现状 | 第36-39页 |
4-2-1 字符识别的发展 | 第36页 |
4-2-2 目前的字符识别方法 | 第36-39页 |
§4-3 数字字符识别方法 | 第39-43页 |
4-3-1 字符识别系统的组成 | 第39页 |
4-3-2 统计与结构相结合的识别方法 | 第39-43页 |
§4-4 模板匹配识别字符的方法 | 第43-47页 |
4-4-1 模板匹配的基本概念 | 第43-44页 |
4-4-2 几种基于模板匹配的识别方法 | 第44-47页 |
§4-5 产品标签动态检测识别的软件实现 | 第47-4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产品标签动态检测识别系统集成及应用 | 第49-58页 |
§5-1 引言 | 第49页 |
§5-2 PL-1000A 包装装箱生产线控制系统硬件平台的构建方法 | 第49-50页 |
§5-3 PL-1000A 包装装箱生产线上位管理系统软件平台的构建方法 | 第50-56页 |
5-3-1 PL-1000A 包装装箱生产线上位管理系统的软件结构 | 第50-51页 |
5-3-2 PL-1000A 包装装箱生产线上位管理系统软件介绍 | 第51-56页 |
§5-4 标签字符识别实验结果及误识率分析 | 第56-57页 |
5-4-1 实验结果 | 第56-57页 |
5-4-2 误识率分析 | 第5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