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靛果天然色素提取、精制条件及稳定性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1页 |
1 前言 | 第11-25页 |
·食用天然色素 | 第11-17页 |
·我国食用天然色素的种类、来源、使用情况 | 第12-13页 |
·天然色素的组成、结构与性质 | 第13-15页 |
·天然色素的食用安全性与生理作用 | 第15-17页 |
·天然色素的提取 | 第17-19页 |
·溶剂提取 | 第17页 |
·微波萃取 | 第17-18页 |
·超临界流体萃取 | 第18页 |
·超声提取 | 第18页 |
·生物技术生产天然色素 | 第18-19页 |
·天然色素的精制 | 第19-20页 |
·酶法精制 | 第19页 |
·超滤法精制 | 第19页 |
·吸附树脂法精制 | 第19-20页 |
·凝胶层析法精制 | 第20页 |
·天然色素稳定性的提高措施 | 第20-21页 |
·蓝靛果和蓝靛果红色素 | 第21-23页 |
·蓝靛果 | 第21-22页 |
·蓝靛果红色素概述 | 第22页 |
·蓝靛果红色素的理化性质 | 第22-23页 |
·蓝靛果红色素的鉴定 | 第23页 |
·蓝靛果红色素的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蓝靛果红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现状 | 第23页 |
·蓝靛果红色素精制的研究现状 | 第23页 |
·蓝靛果红色素应用的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及内容 | 第24页 |
·本论文的特点和创新之处 | 第24-2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5-36页 |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25页 |
·试剂 | 第25-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36页 |
·蓝靛果红色素的提取 | 第27-29页 |
·粗制色素的初步精制、浓缩与干燥 | 第29-30页 |
·大孔树脂吸附法精制蓝靛果红色素 | 第30-33页 |
·蓝靛果红色素稳定性研究 | 第33-34页 |
·蓝靛果红色素在食品中的应用试验 | 第34-36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6-68页 |
·蓝靛果红色素的提取 | 第36-42页 |
·溶剂浸提 | 第36-40页 |
·微波萃取 | 第40-42页 |
·蓝靛果红色素两种提取方法的比较 | 第42页 |
·粗制色素的初步精制、浓缩与干燥 | 第42-43页 |
·果胶酶澄清法 | 第42页 |
·助滤剂处理法 | 第42-43页 |
·浓缩与干燥 | 第43页 |
·蓝靛果红色素的精制 | 第43-48页 |
·大孔树脂吸附精制蓝靛果红色素 | 第43-47页 |
·色素产品色价的测定 | 第47页 |
·粗制与精制色素的光谱特性 | 第47-48页 |
·蓝靛果红色素稳定性研究 | 第48-64页 |
·pH值对色素颜色的影响 | 第48-49页 |
·热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49页 |
·光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49-50页 |
·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50-56页 |
·糖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56-60页 |
·食用酸、氧化剂、还原剂、Vc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60-64页 |
·蓝靛果红色素在食品中的应用 | 第64-66页 |
·色素在冰淇淋中的应用 | 第65页 |
·色素在饮料果汁中的应用 | 第65页 |
·色素在面制中的应用 | 第65-66页 |
4 小结 | 第66-68页 |
·提取工艺的确定 | 第66页 |
·大孔树脂精制蓝靛果红色素研究 | 第66页 |
·蓝靛果红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 第66-67页 |
·蓝靛果红色素的应用研究 | 第67-68页 |
5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