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特海价值理论对中小学学生评价的启示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一、 选题的缘由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5页 |
(一) 怀特海价值理论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二) 学生评价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三、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四、 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五、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注释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怀特海的价值理论 | 第17-27页 |
一、 价值的概念 | 第17-21页 |
(一) 价值的内在实在性 | 第17-18页 |
(二) 价值是事件的价值 | 第18页 |
(三) 价值的具体性 | 第18-19页 |
(四) 价值的主体性 | 第19-21页 |
二、 怀特海价值理论的特点 | 第21-25页 |
(一) 价值世界与活动世界统一于无限生成的宇宙 | 第21-23页 |
(二) 重视价值中的先行性限制 | 第23-24页 |
(三) 制衡审美冲动的道德价值 | 第24-25页 |
注释 | 第25-27页 |
第三章 中小学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 | 第27-34页 |
一、 学生评价 | 第27-29页 |
(一) 学生评价的概念 | 第27页 |
(二) 现有学生评价的弊端 | 第27-29页 |
二、 对学生评价存在问题的反思 | 第29-33页 |
(一) 学生评价在实施环节的缺陷 | 第29-32页 |
(二) 学生评价理论存在的缺陷 | 第32-33页 |
注释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怀特海价值理论对中小学学生评价的启示 | 第34-41页 |
一、 中小学学生评价与学习活动交互影响 | 第35-36页 |
二、 理解学生过去的经验,并将此作为评价基点 | 第36-37页 |
三、 评价要着重强调道德教化力量对学生的规范 | 第37-39页 |
四、 评价者应该有高远的和责任担当和精神追求 | 第39-40页 |
注释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