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版全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下的教科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0-15页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范围 | 第11页 |
三、研究回顾 | 第11-13页 |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3-15页 |
第一章:新课标高中历史教科书系统结构的研究 | 第15-19页 |
一、历史教科书的概念解析 | 第15页 |
二、新课标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结构系统 | 第15-19页 |
第二章:新课标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容系统的研究 | 第19-46页 |
一、内容系统的界定 | 第19页 |
二、新课标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容系统结构 | 第19-20页 |
三、新课标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容系统的研究 | 第20-46页 |
(一)、内容的组织系统研究 | 第20-35页 |
1、模块、专题体例 | 第20-28页 |
2、中外历史合编方式 | 第28-31页 |
3、目录、课题和子目三级标题结构 | 第31-35页 |
(二)、新课标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容的选择系统的研究 | 第35-46页 |
1、内容选择的思想性 | 第35-37页 |
2、内容选择的基础性 | 第37-39页 |
3、内容选择的科学性 | 第39-46页 |
第三章:新课标高中历史教科书助学系统的研究 | 第46-74页 |
一、助学系统的界定及其地位 | 第46-47页 |
二、助学系统的结构 | 第47页 |
三、助学系统的研究 | 第47-74页 |
(一) 课前激趣、导学系统 | 第47-52页 |
1、绪论性课文系统 | 第48-49页 |
2、课前提要系统 | 第49-52页 |
(二) 文中补充、拓展系统 | 第52-63页 |
1、注释系统 | 第52-53页 |
2、文字史料系统 | 第53-57页 |
3、图片系统 | 第57-60页 |
4、表格系统 | 第60-61页 |
5、附录系统 | 第61-63页 |
(三)、巩固、提高系统 | 第63-74页 |
1、课内思考题系统 | 第63-65页 |
2、课后习题系统 | 第65-70页 |
3、学习反思系统 | 第70-72页 |
4、活动与探究性课文 | 第72-74页 |
第四章:研究总结及建议 | 第74-79页 |
结束语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