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线偶戏音乐技术现象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线偶戏及线偶戏音乐 | 第12-22页 |
第一节 线偶戏起源及线偶戏音乐的萌芽 | 第12-14页 |
第二节 线偶戏音乐产生与发展 | 第14-22页 |
第二章 线偶戏音乐的构成 | 第22-52页 |
第一节 唱腔音乐 | 第22-38页 |
第二节 丝竹(曲牌)音乐 | 第38-39页 |
第三节 锣鼓(打击)音乐 | 第39-44页 |
第四节 线偶戏音乐基本结构层次 | 第44-52页 |
第三章 线偶戏音乐特征 | 第52-64页 |
第一节 线偶戏音乐的普遍性特征及其定位 | 第52-55页 |
第二节 线偶戏音乐的地方化 | 第55-58页 |
第三节 线偶戏音乐的程式性 | 第58-64页 |
第四章 线偶戏音乐技法 | 第64-88页 |
第一节 句式变化 | 第64-69页 |
第二节 板式组合 | 第69-71页 |
第三节 旋律发展 | 第71-78页 |
第四节 曲式构架 | 第78-88页 |
第五章 线偶戏音乐的和声形态及复调特征 | 第88-106页 |
第一节 线偶戏音乐中的和声形态 | 第88-93页 |
第二节 线偶戏音乐中的复调形式及特征 | 第93-106页 |
结语 | 第106-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09页 |
附录 | 第109-135页 |
致谢 | 第135-13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