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前言 | 第8-11页 |
·小学升初中过渡的心理学研究简介 | 第8-10页 |
·小学升初中过渡综述的意义 | 第10-11页 |
2、小学升初中过渡过程中心理变化的重点领域 | 第11-16页 |
·小学升初中过渡中情绪情感的变化 | 第11-12页 |
·小学升初中过渡中焦虑感的增加 | 第11页 |
·小学升初中过渡中自尊的下降 | 第11-12页 |
·小学升初中过渡中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的变化 | 第12页 |
·小学升初中过渡中学业成就及学习动机方面的心理变化 | 第12-13页 |
·小学升初中过渡中同伴交往方面的变化 | 第13-15页 |
·过渡中的同伴关系的研究 | 第13-14页 |
·社交退缩与过渡 | 第14页 |
·过渡中的同伴侵犯 | 第14-15页 |
·小学升初中过渡中的应对策略 | 第15-16页 |
3、有关小学升初中过渡期变化的理论 | 第16-21页 |
·青春期理论 | 第16页 |
·角色紧张理论 | 第16-17页 |
·复原力的理论 | 第17-19页 |
·复原力的理论 | 第17-18页 |
·复原力与小升初过渡 | 第18-19页 |
·复原力与自尊的关系 | 第19页 |
·自我决定理论 | 第19-21页 |
4、关于成功过渡的研究和实践 | 第21-25页 |
·小学升初中过渡计划中的风险性因素 | 第21-22页 |
·性别因素 | 第21页 |
·问题行为因素 | 第21页 |
·学业成就因素 | 第21页 |
·社会经济地位和种族因素 | 第21-22页 |
·小学升初中过渡计划中的保护性因素 | 第22-23页 |
·准备的作用 | 第22页 |
·支持的作用 | 第22-23页 |
·促进成功过渡的实践 | 第23-25页 |
·美国学校咨询联合会(ASCA)模型 | 第23-24页 |
·针对处境不利儿童的过渡干预计划——桥梁计划 | 第24-25页 |
5、关于小学升初中过渡研究中的文化差异以及本土化研究与实践的启示 | 第25-29页 |
·小学升初中过渡的跨文化研究 | 第25页 |
·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 第25-26页 |
·对我国小学升初中过渡教育实践的建议 | 第26-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4页 |
后记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