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randtl-Ishlinskii模型的GMA精密定位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选题背景及应用 | 第10-13页 |
·微型机械制造、超精密加工 | 第10页 |
·医疗科学 | 第10-11页 |
·生物工程 | 第11-12页 |
·光纤对接 | 第12页 |
·精密检测 | 第12-13页 |
·航空航天 | 第13页 |
·用于精密定位的致动器类型 | 第13-15页 |
·超磁致伸缩材料特性 | 第15-16页 |
·超磁致伸缩致动器应用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9-22页 |
·存在问题 | 第19页 |
·论文项目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论文工作安排 | 第20-22页 |
第2章 磁致伸缩机理及GMA相关控制技术 | 第22-33页 |
·磁致伸缩效应及其机理 | 第22-25页 |
·磁致伸缩效应 | 第22页 |
·磁致伸缩的机理 | 第22-25页 |
·GMM的基本特性 | 第25-29页 |
·磁致伸缩特性 | 第25-26页 |
·动态特性 | 第26-27页 |
·△E效应 | 第27-28页 |
·预压力特性 | 第28页 |
·温度特性 | 第28-29页 |
·GMA工作原理及其结构设计 | 第29-30页 |
·GMA控制技术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3章 GMA的磁滞模型建立 | 第33-44页 |
·GMA建模方法 | 第33-34页 |
·Preisach模型 | 第33页 |
·Jile-Atherton模型 | 第33-34页 |
·改进的Prandtl-Ishlinskii模型 | 第34-36页 |
·传统的Prandtl-Ishlinskii模型 | 第34-35页 |
·改进的Prandtl-Ishlinskii模型 | 第35-36页 |
·GMA应力相关的磁滞非线性建模 | 第36-41页 |
·GMA磁滞逆模型 | 第41-43页 |
·本章小节 | 第43-44页 |
第4章 GMA控制器硬件设计 | 第44-59页 |
·平台总体框架 | 第44-45页 |
·LVDT测微仪 | 第45-47页 |
·驱动电源 | 第47-48页 |
·控制器硬件电路设计 | 第48-56页 |
·微处理器 | 第49-50页 |
·D/A转换模块 | 第50-51页 |
·A/D转换模块 | 第51-53页 |
·键盘模块 | 第53-55页 |
·FM12232液晶显示模块 | 第55-56页 |
·硬件抗干扰设计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GMA精密定位控制方法研究 | 第59-72页 |
·GMA控制模型 | 第59-61页 |
·电流强度模型 | 第59-60页 |
·磁场控制模型 | 第60-61页 |
·位移控制模型 | 第61页 |
·比例迭代控制方法 | 第61-65页 |
·磁滞逆补偿控制方法 | 第65-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总结 | 第72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72-73页 |
·研究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