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0-19页 |
一、解题 | 第10页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第10-16页 |
(一) 格式的名称及范围 | 第11-12页 |
(二) 构式层面的研究 | 第12-13页 |
(三) 语义层面的研究 | 第13-14页 |
(四) 修辞学理论方面的研究 | 第14页 |
(五) 语用层面的研究 | 第14-15页 |
(六) 同语式研究的新角度 | 第15-16页 |
三、本文的研究范围 | 第16-17页 |
四、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方法 | 第17-18页 |
(一) 概念元功能 | 第17页 |
(二) 人际元功能 | 第17页 |
(三) 语篇元功能 | 第17-18页 |
五、语料说明及符号说明 | 第18-19页 |
(一) 语料来源 | 第18页 |
(二) 符号说明 | 第18-19页 |
第一章 “X 是X”的结构特点 | 第19-33页 |
一、“X”的类型 | 第19-26页 |
(一) “X”是名词 | 第19-21页 |
(二) “X”是代词 | 第21-22页 |
(三) “X”是数量词 | 第22-23页 |
(四) “X”是动词 | 第23-25页 |
(五) “X”是形容词 | 第25-26页 |
二、“是”的性质与同现成分 | 第26-28页 |
(一) “是”的性质 | 第26-27页 |
(二) “是”前的副词 | 第27页 |
(三) “是”前的介词短语 | 第27-28页 |
(四) “是”前的插入成分 | 第28页 |
(五) “是”后的成分 | 第28页 |
三、“X 是X”结构的特点 | 第28-32页 |
(一) “X 是X”的结构义 | 第28-29页 |
(二) “X 是X”结构的形式 | 第29-30页 |
(三) “X 是X”结构的句法制约 | 第30-31页 |
(四) “X 是X”结构的语境制约 | 第31-32页 |
四、小结 | 第32-33页 |
第二章 “X 是X”结构的概念功能 | 第33-42页 |
一、系统功能语言理论对概念功能的论述 | 第34页 |
二、“X 是X”结构的及物性功能 | 第34-39页 |
(一) “X 是X”结构表关系过程 | 第34-37页 |
(二) “X”为VP 时,“X 是X”结构表及物过程 | 第37-39页 |
三、“X 是X”结构的逻辑功能 | 第39-41页 |
(一) 详述 | 第39-40页 |
(二) 延展 | 第40页 |
(三) 增强 | 第40-41页 |
四、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X 是X”结构的人际功能 | 第42-51页 |
一、系统功能语言理论对人际功能的论述 | 第42页 |
二、“X 是X”结构整体的人际功能 | 第42-46页 |
(一) 传信功能 | 第42-43页 |
(二) 评价功能 | 第43-46页 |
三、“是”前成分的人际功能 | 第46-50页 |
(一) 副词的人际功能 | 第46-48页 |
(二) 其它“是”前成分的人际功能 | 第48-49页 |
(三) “是”后副词的人际功能 | 第49页 |
(四) “X 不是X”结构的人际功能 | 第49-50页 |
四、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X 是X”结构的语篇功能 | 第51-62页 |
一、系统功能语言理论对语篇功能的论述 | 第51页 |
二、“X 是X”在语篇中的信息地位 | 第51-53页 |
(一) “X 是X”作为背景句 | 第51-52页 |
(二) “X 是X”作为中介句 | 第52页 |
(三) “X 是X”作为前景句 | 第52-53页 |
三、“X 是X”的衔接功能 | 第53-56页 |
(一) 词汇衔接 | 第53-55页 |
(二) 指称衔接 | 第55页 |
(三) 意义衔接 | 第55-56页 |
四、主位——述位系统 | 第56-61页 |
(一) “X 是X”结构作主位 | 第56-60页 |
(二) “X 是X”结构作述位 | 第60页 |
(三) 多组“X 是X”结构叠用的推进功能 | 第60-61页 |
五、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注释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