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1.3.1 国外内部控制相关研究 | 第10-12页 |
1.3.2 国内内部控制相关研究 | 第12-16页 |
1.3.3 文献述评 | 第16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分析 | 第18-23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8-20页 |
2.1.1 内部控制的内容 | 第18-19页 |
2.1.2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识别 | 第19-20页 |
2.2 理论分析 | 第20-23页 |
2.2.1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内部控制缺陷分析 | 第20-21页 |
2.2.2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内部控制缺陷分析 | 第21页 |
2.2.3 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内部控制缺陷分析 | 第21-23页 |
3 “*ST烯碳”公司基本情况及相关报告概述 | 第23-28页 |
3.1 公司基本情况 | 第23-24页 |
3.1.1 公司简介 | 第23页 |
3.1.2 公司治理结构 | 第23-24页 |
3.1.3 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发展 | 第24页 |
3.2 “*ST烯碳”公司披露的相关报告概述 | 第24-28页 |
3.2.1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概述 | 第25页 |
3.2.2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概述 | 第25-26页 |
3.2.3 财务报表审计报告概述 | 第26-28页 |
4 “*ST烯碳”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及原因分析 | 第28-37页 |
4.1 “*ST烯碳”公司组织架构内部控制缺陷及原因分析 | 第28-30页 |
4.1.1 “*ST烯碳”公司组织架构内部控制缺陷 | 第28-30页 |
4.1.2 “*ST烯碳”公司组织架构内部控制缺陷原因分析 | 第30页 |
4.2 “*ST烯碳”公司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缺陷及原因分析 | 第30-33页 |
4.2.1 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缺陷 | 第30-32页 |
4.2.2 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缺陷原因分析 | 第32-33页 |
4.3 “*ST烯碳”公司销售业务内部控制缺陷及原因分析 | 第33-34页 |
4.3.1 销售业务内部控制缺陷 | 第33页 |
4.3.2 销售业务内部控制缺陷原因分析 | 第33-34页 |
4.4 “*ST烯碳”公司担保业务内部控制缺陷及原因分析 | 第34页 |
4.4.1 担保业务内部控制缺陷 | 第34页 |
4.4.2 担保业务内部控制缺陷原因分析 | 第34页 |
4.5 “*ST烯碳”公司关联方内部控制缺陷及原因分析 | 第34-37页 |
4.5.1 关联方内部控制缺陷 | 第34-36页 |
4.5.2 关联方内部控制缺陷原因分析 | 第36-37页 |
5 优化“*ST烯碳”公司内部控制的建议 | 第37-41页 |
5.1 优化组织架构内部控制 | 第37页 |
5.1.1 重视治理层的作用 | 第37页 |
5.1.2 明确各部门权力与责任 | 第37页 |
5.2 优化资金管理内部控制 | 第37-38页 |
5.2.1 强化资金管理的风险意识 | 第37-38页 |
5.2.2 优化授权审批程序完善业务流程 | 第38页 |
5.2.3 加强资金内控监督 | 第38页 |
5.3 优化销售业务内部控制 | 第38-39页 |
5.3.1 强化内部沟通与反馈 | 第38-39页 |
5.3.2 强化收入确认政策的执行 | 第39页 |
5.4 优化担保业务内部控制 | 第39-40页 |
5.4.1 严格执行已制定的对外担保内部控制制度 | 第39页 |
5.4.2 强化对外担保内部控制的监督 | 第39-40页 |
5.5 优化关联方内部控制 | 第40-41页 |
5.5.1 强化关联方信息控制制度的执行 | 第40页 |
5.5.2 健全关联方资金占用管理制度 | 第40-41页 |
6 研究结论及不足 | 第41-4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1页 |
6.2 研究不足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