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企业创新网络 | 第10-11页 |
1.2.2 企业创新网络演化 | 第11-13页 |
1.2.3 研究评述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18-28页 |
2.1 环境不确定性 | 第18-21页 |
2.1.1 环境不确定性内涵 | 第18-19页 |
2.1.2 环境不确定性的维度 | 第19-20页 |
2.1.3 环境不确定性四种状态 | 第20-21页 |
2.2 组织双元战略 | 第21-24页 |
2.2.1 探索性创新战略与开发性创新战略 | 第21-23页 |
2.2.2 双元创新平衡战略 | 第23-24页 |
2.3 企业创新网络 | 第24-28页 |
2.3.1 企业创新网络界定 | 第24-25页 |
2.3.2 企业创新网络演化内涵 | 第25-28页 |
第三章 环境不确定性、组织双元战略与企业创新网络关系 | 第28-33页 |
3.1 环境不确定性对于组织战略选择影响 | 第28-30页 |
3.1.1 环境与组织战略关系演化 | 第28-29页 |
3.1.2 协同演进视角下环境不确定性与组织双元战略选择关系 | 第29-30页 |
3.2 组织双元战略对于企业创新网络演化影响 | 第30-32页 |
3.2.1 组织战略与企业合作伙伴选择的关系 | 第30-31页 |
3.2.2 组织双元战略对于网络结构的影响 | 第31-32页 |
3.3 企业创新网络演化理论模型构建 | 第32-33页 |
第四章 仿真模型构建 | 第33-45页 |
4.1 多主体仿真模型 | 第33-37页 |
4.1.1 研究模型选择——NK模型 | 第33-34页 |
4.1.2 NK模型构建 | 第34-36页 |
4.1.3 考虑环境不确定性的NK模型 | 第36页 |
4.1.4 各参数含义 | 第36-37页 |
4.2 行为规则设计 | 第37-40页 |
4.2.1 企业构建合作连边机制与单方面取消合作断边机制 | 第37页 |
4.2.2 创新方式 | 第37-38页 |
4.2.3 组织双元战略组合 | 第38-39页 |
4.2.4 仿真结束条件 | 第39-40页 |
4.3 测度指标选取 | 第40-41页 |
4.3.1 平均聚集系数 | 第40页 |
4.3.2 网络平均度 | 第40页 |
4.3.3 平均路径长度 | 第40页 |
4.3.4 网络创新绩效 | 第40-41页 |
4.4 实验设计 | 第41-45页 |
4.4.1 基本假设 | 第41页 |
4.4.2 仿真算法设计 | 第41-42页 |
4.4.3 环境不确定性不同状态仿真参数设置 | 第42-43页 |
4.4.4 实验步骤 | 第43-45页 |
第五章 仿真模拟及结果分析 | 第45-60页 |
5.1 环境不确定性下组织双元战略选择 | 第45-51页 |
5.1.1 低复杂低动态环境 | 第46-47页 |
5.1.2 低复杂高动态环境 | 第47-48页 |
5.1.3 高复杂低动态环境 | 第48-49页 |
5.1.4 高复杂高动态环境 | 第49-50页 |
5.1.5 小结 | 第50-51页 |
5.2 组织双元战略下网络结构演化 | 第51-60页 |
5.2.1 整体网络结构演化 | 第51页 |
5.2.2 网络平均度演化 | 第51-53页 |
5.2.3 网络平均聚集系数演化 | 第53-56页 |
5.2.4 平均路径长度演化 | 第56-57页 |
5.2.5 环境不确定性、组织双元战略下网络结构演化 | 第57-59页 |
5.2.6 小结 | 第59-60页 |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附录 程序代码 | 第67-74页 |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