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车辆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车体构造及设备论文--车体与底架论文

铝合金车体参数化建模及方案优化设计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铝合金车体发展过程第11-12页
    1.3 动车组轻量化的主要措施和意义第12-13页
    1.4 国内外参数化发展现状第13页
    1.5 车体优化设计第13-14页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二章 车体参数化建模第16-27页
    2.1 APDL的基本知识第16-17页
    2.2 参数的概念和类型第17页
    2.3 参数化建模过程第17-26页
        2.3.1 车体整体轮廓建模第17-20页
        2.3.2 车窗车门建模第20-23页
        2.3.3 端墙和牵引梁建模第23-24页
        2.3.4 车体其他部位建模第24-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CRH3F动车组模态分析第27-37页
    3.1 模态理论第27页
    3.2 计算方法第27页
    3.3 有限元模型第27-29页
    3.4 有限元模型材料参数及单位说明第29-30页
    3.5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30-32页
    3.6 整备状态下车体模态计算第32-36页
        3.6.1 整备车重量组成第32-33页
        3.6.2 整备车有限元模型第33-35页
        3.6.3 计算结果第35-36页
    3.7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车体截面参数对模态频率的影响第37-46页
    4.1 轮廓参数及修改方法第37-38页
    4.2 改变轮廓参数的计算结果及分析第38-41页
        4.2.1 底架厚度改变对车体模态频率的影响第38页
        4.2.2 车顶厚度改变对车体模态频率的影响第38-39页
        4.2.3 侧墙厚度改变对车体模态频率的影响第39页
        4.2.4 车体高度改变对车体模态频率的影响第39-40页
        4.2.5 车体宽度改变对车体模态频率的影响第40-41页
    4.3 边梁改进设计第41-44页
    4.4 车体截面参数综合优化设计第44页
    4.5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五章 车门车窗参数对车体模态频率的影响第46-58页
    5.1 车门位置对车体模态频率的影响第46-48页
        5.1.1 两端车门位置改变对车体模态频率的影响第46-47页
        5.1.2 三个车门位置同时改变对车体模态频率的影响第47-48页
    5.2 中间门高度对车体模态频率的影响第48-54页
        5.2.1 方案一第48-50页
        5.2.2 方案二第50-52页
        5.2.3 方案三第52-53页
        5.2.4 方案四第53-54页
    5.3 综合优化方案第54-56页
        5.3.1 方案一第54页
        5.3.2 方案二第54-55页
        5.3.3 方案三第55页
        5.3.4 方案四第55-56页
    5.4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六章 车体结构优化设计第58-75页
    6.1 新车体结构特点第58页
    6.2 空车车体优化设计第58-72页
        6.2.1 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第58-59页
        6.2.2 设计变量第59-63页
        6.2.3 优化结果分析第63-72页
    6.3 整备状态下车体模态计算第72-74页
    6.4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结论与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9-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大平车车体结构的优化设计研究
下一篇:小型轴承试验机结构设计及其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