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轴承试验机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5页 |
1.3.1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课题研究方法 | 第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试验机总体方案研究 | 第16-30页 |
2.1 测试轴承概况 | 第16-18页 |
2.1.1 测试轴承结构形式和性能参数 | 第16-17页 |
2.1.2 被测轴承运行概况 | 第17-18页 |
2.1.3 滚动轴承主要损坏形式研究 | 第18页 |
2.2 小型轴承试验机性能指标 | 第18-21页 |
2.3 驱动系统的设计 | 第21-26页 |
2.3.1 小型轴承试验机轴承摩擦力矩的计算 | 第21-24页 |
2.3.2 电机及联轴器的选型 | 第24-26页 |
2.3.3 调速装置的选型 | 第26页 |
2.4 加载系统设计 | 第26-27页 |
2.5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 第27-29页 |
2.5.1 振动采集分析仪 | 第27页 |
2.5.2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 第27-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小型轴承试验机关键部件设计 | 第30-38页 |
3.1 支承轴承类型选取 | 第30-31页 |
3.2 支撑轴承座结构设计 | 第31页 |
3.3 主轴设计 | 第31-36页 |
3.3.1 主轴材料选取 | 第32-33页 |
3.3.2 主轴结构设计 | 第33-34页 |
3.3.3 主轴有限元静力学分析 | 第34-36页 |
3.4 小型轴承试验机加载系统设计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试验机轴承动力学模型建立及分析 | 第38-61页 |
4.1 试验机轴承的工作特点 | 第38-39页 |
4.2 试验机轴承坐标系 | 第39-41页 |
4.3 试验机轴承内部部件间相互作用分析 | 第41-45页 |
4.3.1 试验机轴承滚动体与滚道间的作用力分析 | 第41-43页 |
4.3.2 试验机轴承滚动体与保持架间的作用力分析 | 第43-44页 |
4.3.3 试验机轴承滚动体与内圈挡边间的作用力分析 | 第44-45页 |
4.4 试验机轴承的动力学微分方程 | 第45-47页 |
4.4.1 试验机轴承滚子动力学方程 | 第45-46页 |
4.4.2 试验机轴承保持架动力学微分方程 | 第46-47页 |
4.4.3 试验机轴承内圈动力学微分方程 | 第47页 |
4.5 轴与轴承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47-51页 |
4.5.1 实体建模与相关分析 | 第47-48页 |
4.5.2 有限元网格划分与材料参数、边界条件和载荷的设置 | 第48-50页 |
4.5.3 接触模型的设定 | 第50-51页 |
4.6 轴承模型的显示动力学分析与故障模拟 | 第51-60页 |
4.6.1 轴承模型的检测 | 第51-53页 |
4.6.2 轴承模型的显示动力学分析 | 第53-54页 |
4.6.3 不同位置故障点下轴承故障模拟分析 | 第54-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基于小型轴承试验机的振动试验 | 第61-73页 |
5.1 试验方案设计 | 第61-62页 |
5.2 试验平台搭建 | 第62-66页 |
5.2.1 传感器测点布置 | 第63-64页 |
5.2.2 振动试验的工况设计 | 第64-66页 |
5.2.3 轴承故障设置 | 第66页 |
5.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66-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