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第2章 智能充电桩系统总体设计与研究 | 第13-17页 |
2.1 智能充电桩的性能需求及技术要求 | 第13-14页 |
2.2 智能充电桩的充电原理及参数技术指标 | 第14-15页 |
2.3 智能充电桩系统总体设计 | 第15-1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3章 充电桩充电策略及控制方法的研究 | 第17-32页 |
3.1 蓄电池特性分析 | 第17-21页 |
3.1.1 蓄电池充放电的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3.1.2 蓄电池的极化现象 | 第18-19页 |
3.1.3 蓄电池快速充电原理 | 第19-21页 |
3.2 充电方法分析及设计 | 第21-24页 |
3.2.1 常用充电方法分析 | 第21-23页 |
3.2.2 快速充电方法设计 | 第23-24页 |
3.3 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分析 | 第24-28页 |
3.3.1 传统PID控制 | 第24-26页 |
3.3.2 模糊控制 | 第26页 |
3.3.3 免疫反馈控制 | 第26-28页 |
3.4 模糊免疫自适应PID控制算法设计 | 第28-3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智能充电桩系统硬软件设计 | 第32-53页 |
4.1 控制系统硬软件设计 | 第32-43页 |
4.1.1 控制系统微处理器选用及介绍 | 第32页 |
4.1.2 控制系统单元电路设计 | 第32-34页 |
4.1.3 充电单元电路设计 | 第34-40页 |
4.1.4 充电桩与电池管理系统的通信 | 第40-41页 |
4.1.5 充电桩充电程序设计 | 第41-43页 |
4.2 安全防护系统硬软件设计 | 第43-46页 |
4.2.1 信号采集单元电路设计 | 第43-45页 |
4.2.2 电气防护单元硬件设计 | 第45页 |
4.2.3 紧急停止单元硬件设计 | 第45-46页 |
4.2.4 安全防护故障自诊断软件设计 | 第46页 |
4.3 人机交互系统设计 | 第46-52页 |
4.3.1 人机交互单元设计 | 第46-47页 |
4.3.2 交易结算单元硬件设计 | 第47-49页 |
4.3.3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第49-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智能充电桩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 | 第53-59页 |
5.1 蓄电池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53页 |
5.2 模糊免疫自适应PID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53-55页 |
5.3 控制系统的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55-5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A 模糊免疫PID控制系统仿真的M文件程序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导师简介 | 第66-67页 |
作者简介 | 第67-6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