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7页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15-17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7-19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9页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9-22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9-20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1.4.1 文献分析法 | 第22-23页 |
1.4.2 实证研究方法 | 第23页 |
1.4.3 实验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1.4.4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4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24-25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1.7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2章 基本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27-46页 |
2.1 员工多样性的研究概述及其理论基础 | 第27-31页 |
2.1.1 员工多样性的定义 | 第27-28页 |
2.1.2 多样性效应的理论基础 | 第28-29页 |
2.1.3 多样性的类型学研究 | 第29-31页 |
2.2 员工多样性概念层次的相关研究 | 第31-36页 |
2.2.1 个体层次的员工多样性的相关研究 | 第31-32页 |
2.2.2 群体层次的员工多样性的相关研究 | 第32-36页 |
2.2.3 多样性概念层次研究小结 | 第36页 |
2.3 多样性效应的中介作用机制 | 第36-39页 |
2.3.1 多样性效应的中介变量研究 | 第36-37页 |
2.3.2 信息有效利用的中介作用机制 | 第37-39页 |
2.4 多样性效应的调节作用机制 | 第39-42页 |
2.4.1 多样性效应的调节变量研究 | 第39-40页 |
2.4.2 多样性思维方式的调节作用机制 | 第40-42页 |
2.5 多样性相关绩效层次与维度研究 | 第42-45页 |
2.5.1 多样性相关绩效评价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43-44页 |
2.5.2 多样性相关绩效研究的不足与改进 | 第44-4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3章 研究的总体思路与模型构建 | 第46-60页 |
3.1 多样性效应的整合模型构建 | 第46-52页 |
3.1.1 多样性整合模型构建的理论融合 | 第46-48页 |
3.1.2 整合效应模型构建 | 第48-52页 |
3.2 考虑团队变量影响的个体层次员工多样性效应模型构建 | 第52-55页 |
3.2.1 个体层次变量关系受团队层次变量影响的理论依据 | 第52-53页 |
3.2.2 个体层次员工多样性效应模型构建 | 第53-55页 |
3.3 考虑个体变量结构影响的团队层次员工多样性效应模型构建 | 第55-57页 |
3.3.1 团队层次变量关系受个体层次变量影响的理论依据 | 第55-56页 |
3.3.2 团队层次员工多样性效应模型构建 | 第56-57页 |
3.4 研究设计 | 第57-5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4章 个体层次多样性效应实证研究 | 第60-94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60-61页 |
4.2 研究假设推导 | 第61-68页 |
4.2.1 个体感知差异与沟通有效性的关系 | 第61-62页 |
4.2.2 个体感知差异与信息相关绩效的关系 | 第62-64页 |
4.2.3 沟通有效性对个体感知差异与信息相关绩效的中介作用 | 第64-65页 |
4.2.4 团队异质性特征的跨层次调节作用 | 第65-66页 |
4.2.5 团队多样性心理因素的跨层次调节作用作用 | 第66-67页 |
4.2.6 概念模型的形成 | 第67-68页 |
4.3 研究设计 | 第68-78页 |
4.3.1 研究样本与程序 | 第68-69页 |
4.3.2 量表的开发与设计 | 第69-73页 |
4.3.3 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73-77页 |
4.3.4 数据聚合 | 第77-78页 |
4.4 研究结果 | 第78-90页 |
4.4.1 样本描述 | 第78-79页 |
4.4.2 个体感知差异与沟通有效性关系的假设检验 | 第79-81页 |
4.4.3 个体感知差异与信息相关绩效关系的假设检验 | 第81-85页 |
4.4.4 沟通有效性的中介作用假设检验 | 第85-87页 |
4.4.5 团队异质性特征的跨层次调节作用的假设检验 | 第87-89页 |
4.4.6 团队多样性心理因素的跨层次调节作用的假设检验 | 第89-90页 |
4.5 结果讨论 | 第90-9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5章 团队层次多样性效应实验研究 | 第94-138页 |
5.1 研究目的 | 第94-95页 |
5.2 研究假设推导 | 第95-104页 |
5.2.1 团队异质性与团队信息分享的关系 | 第95-96页 |
5.2.2 团队异质性与团队任务绩效的关系 | 第96-97页 |
5.2.3 团队多样性心理因素的调节作用 | 第97-99页 |
5.2.4 信息分享的中介作用 | 第99-100页 |
5.2.5 个体沟通行为与团队信息分享的关系 | 第100-103页 |
5.2.6 个体信息相关绩效与团队任务绩效的关系 | 第103-104页 |
5.2.7 概念模型的形成 | 第104页 |
5.3 实验设计 | 第104-112页 |
5.3.1 行为实验方法的文献回顾 | 第105-106页 |
5.3.2 行为实验方法的文献回顾 | 第106-107页 |
5.3.3 实验被试来源与选择 | 第107页 |
5.3.4 实验情景和任务 | 第107-110页 |
5.3.5 实验操控 | 第110页 |
5.3.6 实验流程 | 第110-112页 |
5.4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112-113页 |
5.5 实验操控有效性的检验 | 第113-114页 |
5.6 实验数据获取 | 第114-118页 |
5.6.1 沟通行为的测量 | 第115-117页 |
5.6.2 团队任务绩效的测量 | 第117页 |
5.6.3 团队信息分享的测量 | 第117-118页 |
5.7 假设检验 | 第118-133页 |
5.7.1 团队层次的构形性沟通行为对团队信息分享的影响分析 | 第119页 |
5.7.2 团队层次的构形性信息相关绩效对团队任务绩效的影响分析 | 第119-120页 |
5.7.3 描述性统计结果 | 第120-122页 |
5.7.4 团队异质性对团队信息分享和团队任务绩效的影响分析 | 第122-124页 |
5.7.5 团队多样性心理因素的调节作用分析 | 第124-129页 |
5.7.6 团队信息分享的中介作用分析 | 第129-133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133-138页 |
第6章 综合讨论与总体结论 | 第138-148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138-144页 |
6.1.1 个人感知差异对个人信息相关绩效的作用机制 | 第138-141页 |
6.1.2 团队异质性对团队任务绩效的作用机制 | 第141-144页 |
6.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 第144-146页 |
6.2.1 理论贡献 | 第144-145页 |
6.2.2 实践启示 | 第145-146页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146-148页 |
6.3.1 研究局限性 | 第146-147页 |
6.3.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147-148页 |
致谢 | 第148-149页 |
参考文献 | 第149-162页 |
附录1:实验说明书 | 第162-164页 |
附录2:研究一调查问卷 | 第164-167页 |
附录3:研究二实验操控有效性检验问卷 | 第167-168页 |
附录4:研究二实验调查问卷 | 第168-171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史及科研成果 | 第1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