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3页 |
第一章 “名著导读”教学相关内容概说 | 第13-21页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1.1.1 名著 | 第13页 |
1.1.2 名著导读 | 第13页 |
1.1.3 “名著导读”教学 | 第13-14页 |
1.2 “名著导读”教学的理论依据 | 第14-16页 |
1.2.1 叶圣陶、钱梦龙等教育专家的阅读教学理论 | 第14-15页 |
1.2.2 教育学、心理学理论 | 第15-16页 |
1.2.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相关理论 | 第16页 |
1.3 名著导读教学对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 第16-21页 |
1.3.1 有利于语言层面的“积累与运用” | 第17页 |
1.3.2 有助于思维层面的“发展与提升” | 第17-18页 |
1.3.3 有助于审美层面的“鉴赏与创造” | 第18-19页 |
1.3.4 有助于文化层面的“传承与理解”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第21-35页 |
2.1 现状调查概述 | 第21页 |
2.2 调查结果总结 | 第21-28页 |
2.2.1 学生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21-25页 |
2.2.2 教师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25-28页 |
2.3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2.3.1 “读”的主体作用未发挥 | 第28-29页 |
2.3.2 “导”的角色承担不到位 | 第29-30页 |
2.3.3 “评”的方法形式太单一 | 第30页 |
2.4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现状归因分析 | 第30-35页 |
2.4.1 与学生自身有关的原因 | 第30-31页 |
2.4.2 与教师有关的原因 | 第31-32页 |
2.4.3 与学校和社会有关的原因 | 第32-35页 |
第三章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优化策略 | 第35-55页 |
3.1 激趣导读,切实成为导航者 | 第35-42页 |
3.1.1 书目推荐,把好首关 | 第35-37页 |
3.1.2 巧设悬念,以疑促读 | 第37-38页 |
3.1.3 关联启示,激发兴趣 | 第38-39页 |
3.1.4 观赏听读,见缝插针 | 第39-42页 |
3.1.5 榜样示范,计划先行 | 第42页 |
3.2 指导阅读,善于运用多种方法 | 第42-49页 |
3.2.1 尊重差异,把握指导重点 | 第43-44页 |
3.2.2 看序跋文,重视利用目录 | 第44-45页 |
3.2.3 制卡读薄与探究读深结合 | 第45-46页 |
3.2.4 比较阅读,提升阅读能力 | 第46-47页 |
3.2.5 读写结合,尊重个体体悟 | 第47-49页 |
3.3 多元评价,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 第49-55页 |
3.3.1 同读一本书,评价主体多元化 | 第49-50页 |
3.3.2 组织活动,表演、竞赛展风采 | 第50-51页 |
3.3.3 小报或心得,展览成果以激励 | 第51-52页 |
3.3.4 倡亲子伴读,选评“书香家庭” | 第52-53页 |
3.3.5 档案袋评价,切实观测有依据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
附录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