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8-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8-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9-12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2 基础数据调查 | 第13-18页 |
2.1 问卷调查 | 第13-14页 |
2.2 摄像法调查 | 第14-17页 |
2.2.1 调查地点和时间 | 第15页 |
2.2.2 启动反应时间 | 第15-16页 |
2.2.3 车头时距 | 第16页 |
2.2.4 黄灯期间交叉口交织区车辆滞留率 | 第16-17页 |
2.2.5 车辆闯红灯率 | 第1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3 换相提示装置对交通特性的影响分析 | 第18-35页 |
3.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18-24页 |
3.1.1 红灯倒计时 | 第18-22页 |
3.1.2 绿灯倒计时 | 第22-24页 |
3.1.3 全灯色倒计时 | 第24页 |
3.2 启动反应时间结果分析 | 第24-27页 |
3.2.1 不同换相提示方式对驾驶人启动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25-26页 |
3.2.2 不同路面条件下换相提示方式对启动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26-27页 |
3.2.3 不同信号相位数下换相提示方式对启动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27页 |
3.3 车头时距结果分析 | 第27-31页 |
3.3.1 换相提示装置对车头时距的影响 | 第27-28页 |
3.3.2 不同路面条件倒计时对车辆通过停车线时刻的影响 | 第28-30页 |
3.3.3 不同相位控制交叉口换相提示方式对车辆通过停车线时刻的影响 | 第30-31页 |
3.4 黄灯期间交叉口滞留车辆数统计分析 | 第31-34页 |
3.4.1 换相提示方式对黄灯滞留率的影响 | 第32页 |
3.4.2 不同路面条件下换相提示方式对黄灯滞留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3.4.3 不同相位控制条件下换相提示方式对黄灯滞留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3.5 闯红灯率分析 | 第3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案例仿真 | 第35-42页 |
4.1 哈尔滨市征仪路与保健路交叉口交通调查 | 第35-37页 |
4.1.1 交叉口调查 | 第35-36页 |
4.1.2 交通参数的调查 | 第36-37页 |
4.1.3 交通量调查 | 第37页 |
4.1.4 车速调查 | 第37页 |
4.2 交通仿真 | 第37-39页 |
4.3 VISSIM仿真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4.3.1 行程时间分析 | 第39页 |
4.3.2 延误分析 | 第39-40页 |
4.3.3 排队长度分析 | 第40页 |
4.3.4 可能通行能力分析 | 第40-4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 | 第46-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