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2章 品牌价值的基础理论 | 第13-17页 |
2.1 品牌价值的内涵与外延 | 第13-14页 |
2.2 品牌与商标、商誉、商号的辨析 | 第14-17页 |
2.2.1 品牌与商标的辨析 | 第14-15页 |
2.2.2 品牌与商誉的辨析 | 第15页 |
2.2.3 品牌与商号的辨析 | 第15-17页 |
第3章 品牌价值评估思路探究 | 第17-25页 |
3.1 基于财务要素的品牌价值评估方法 | 第17-18页 |
3.1.1 成本法适用性分析 | 第17页 |
3.1.2 市场法适用性分析 | 第17页 |
3.1.3 收益法适用性分析 | 第17-18页 |
3.2 基于市场要素的品牌价值评估方法 | 第18-20页 |
3.2.1 Interbrand品牌价值评估方法 | 第18-19页 |
3.2.2 Financial World方法 | 第19页 |
3.2.3 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评估模型 | 第19-20页 |
3.2.4 北京名牌资产评估事务所评估法 | 第20页 |
3.3 基于消费者要素的品牌价值评估方法 | 第20-23页 |
3.3.1 品牌资产十要素模型(Brand Equity Ten) | 第20-21页 |
3.3.2 基于消费者的品牌价值模型—CEEB模型 | 第21-22页 |
3.3.3 品牌资产评估者模型(Brand Asset Valuator) | 第22页 |
3.3.4 品牌资产引擎模型Brand Equity Engine | 第22-23页 |
3.3.5 忠诚因子评估法 | 第23页 |
3.4 上述评估方法对比与不足 | 第23-25页 |
第4章 修正的Sinobrand模型估值构建 | 第25-30页 |
4.1 传统的Sinobrand模型 | 第25页 |
4.2 修正的Sinobrand方法基本公式 | 第25-30页 |
4.2.1 品牌优势值的计算 | 第26页 |
4.2.2 基于专家打分的品牌强度乘数的确定及计算 | 第26-27页 |
4.2.3 消费者作用力系数确定及计算 | 第27-30页 |
第5章 青岛啤酒品牌资产价值评估案例分析 | 第30-41页 |
5.1 青岛啤酒基本情况 | 第30页 |
5.2 啤酒行业特点 | 第30-31页 |
5.3 品牌优势值的确定 | 第31-35页 |
5.3.1 无形资产超额收益的确定 | 第31-32页 |
5.3.2 品牌资产收入分成率的确定 | 第32-35页 |
5.4 品牌强度乘数的确定 | 第35-36页 |
5.4.1 专家打分的青岛啤酒品牌强度乘数 | 第35-36页 |
5.5 消费者作用力系数的确定 | 第36-41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1-4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1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