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3页 |
1 引言 | 第8-9页 |
2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3 列车纵向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4 问题的研究意义及方法 | 第12页 |
5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列车空气制动与纵向动力学联合仿真系统 | 第13-23页 |
1.1 列车纵向动力学仿真模型 | 第13-21页 |
1.1.1 机车模型 | 第14-16页 |
1.1.2 车辆模型 | 第16-20页 |
1.1.3 缓冲器模型 | 第20-21页 |
1.2 列车空气制动与纵向动力学联合仿真系统简介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货运列车缓冲器发展概况 | 第23-32页 |
2.1 货运列车缓冲器的作用及原理 | 第23页 |
2.2 国外铁路货运列车缓冲器的发展 | 第23-26页 |
2.3 国内铁路货运列车缓冲器的发展 | 第26-30页 |
2.3.1 第一阶段的2号缓冲器和3号缓冲器 | 第26-27页 |
2.3.2 第二阶段的MX-1型缓冲器和MX-2型缓冲器 | 第27-29页 |
2.3.3 第三阶段的MT-2型缓冲器、MT-3型缓冲器和ST型缓冲器 | 第29页 |
2.3.4 现阶段的货运列车缓冲器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快捷货车缓冲器特性的优化 | 第32-49页 |
3.1 紧急制动工况 | 第32-38页 |
3.1.1 制动初速度为160km/h | 第32-34页 |
3.1.2 制动初速度为140km/h | 第34-35页 |
3.1.3 制动初速度为120km/h | 第35-36页 |
3.1.4 制动初速度为100km/h | 第36-38页 |
3.2 影响列车制动的重要因素 | 第38-43页 |
3.2.1 车钩间隙 | 第38-39页 |
3.2.2 初压力 | 第39-43页 |
3.3 缓冲器阻抗特性的优化分析 | 第43-46页 |
3.3.1 刚度增大条件下的影响分析 | 第44-45页 |
3.3.2 刚度减小条件下的影响分析 | 第45-46页 |
3.3.3 缓冲器工作行程的限制问题 | 第46页 |
3.4 缓冲器阻抗特性的优化设计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优化方案对列车纵向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9-62页 |
4.1 列车运行工况的优化结果 | 第49-55页 |
4.1.1 紧急制动 | 第49-53页 |
4.1.2 牵引起动 | 第53-54页 |
4.1.3 常用全制动 | 第54-55页 |
4.2 缓冲器容量的确定 | 第55-58页 |
4.3 能量吸收率的变化 | 第58-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