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勃拉姆斯弦乐作品中小提琴的连奏与分句法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7-9页 |
一、二音连奏 | 第9-15页 |
(一)二音连奏的色调微差 | 第9-12页 |
1、勃拉姆斯的观点 | 第10-11页 |
2、十八和十九世纪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例子 | 第11-12页 |
(二)勃拉姆斯室内乐作品中二音连奏的色调微差 | 第12-15页 |
1、问题Ⅰ:第二个音符时值的缩短程度 | 第13-14页 |
2、问题Ⅱ:第二个音在何时缩短 | 第14-15页 |
二、连奏线间重音的位置 | 第15-23页 |
(一)“重叠的”连奏线 | 第15-18页 |
1、三种可能性以及勃拉姆斯作品分析 | 第15-17页 |
2、“重叠的”连奏线与单一较大连奏线 | 第17-18页 |
(二)由弱拍或强拍上开始的二音连奏 | 第18-23页 |
1、“勃拉姆斯式”弱拍到强拍二音连奏的色调微差 | 第18-20页 |
2、马太的“反向”连奏线 | 第20-23页 |
三、较长分句法或弓法连奏线 | 第23-28页 |
(一)理论依据以及谱例分析 | 第23-26页 |
1、勃拉姆斯的观点 | 第23-24页 |
2、斯坦巴克“中间地带”的色调微差 | 第24-26页 |
(二)录音证据 | 第26-28页 |
1、德国小提琴学派连贯式的演奏风格 | 第26页 |
2、较长连奏线间色调微差的其它表现手段 | 第26-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