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 | 第20-33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2.1.1 资源基础理论 | 第20-21页 |
2.1.2 资源管理模型 | 第21-22页 |
2.2 动态环境的文献综述 | 第22-24页 |
2.2.1 动态环境的概念 | 第22-23页 |
2.2.2 动态环境的维度与测量 | 第23-24页 |
2.3 新创企业绩效的文献综述 | 第24-28页 |
2.3.1 新创企业的概念 | 第24-25页 |
2.3.2 新创企业绩效概念 | 第25-27页 |
2.3.3 新创企业绩效维度与测量 | 第27-28页 |
2.4 企业创新战略的文献综述 | 第28-33页 |
2.4.1 技术创新 | 第28-29页 |
2.4.2 市场创新 | 第29-31页 |
2.4.3 企业创新战略的测量 | 第31-33页 |
第3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第33-38页 |
3.1 理论模型 | 第33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33-38页 |
3.2.1 动态环境与新创企业绩效相关关系研究假设 | 第33-35页 |
3.2.2 技术创新在动态环境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假设 | 第35-36页 |
3.2.3 市场创新在动态环境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假设 | 第36-38页 |
第4章 研究设计 | 第38-42页 |
4.1 问卷设计 | 第38页 |
4.2 数据收集方式 | 第38-39页 |
4.3 数据分析方法 | 第39-42页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9页 |
4.3.2 信度分析 | 第39页 |
4.3.3 效度分析 | 第39-40页 |
4.3.4 相关分析 | 第40页 |
4.3.5 回归分析 | 第40-42页 |
第5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 第42-55页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2-43页 |
5.2 信度分析 | 第43-44页 |
5.3 效度分析 | 第44-46页 |
5.4 相关分析 | 第46-47页 |
5.5 回归分析 | 第47-48页 |
5.6 调节效应分析 | 第48-53页 |
5.6.1 技术创新的调节效应 | 第48-51页 |
5.6.2 市场创新的调节效应 | 第51-53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 | 第55-63页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55-58页 |
6.1.1 动态环境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 第55-56页 |
6.1.2 企业创新战略在动态环境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 | 第56-58页 |
6.2 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 第58-59页 |
6.3 对管理理论的意义 | 第59-60页 |
6.4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 第60-63页 |
6.4.1 本文研究局限 | 第60-61页 |
6.4.2 未来研究方向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附录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