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大学生虚拟组织的生成与运作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8-17页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第8-9页
    二、虚拟组织的性质第9-10页
    三、国内研究综述第10-13页
    四、国外研究综述第13-15页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5-17页
第1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第17-21页
    1.1 研究的总体构想与研究思路第17页
    1.2 问卷的设计与实施第17-19页
        1.2.1 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第18页
        1.2.2 样本构成第18-19页
    1.3 研究案例的选取第19-21页
        1.3.1 QQ 群聊天记录的选取第19-20页
        1.3.2 BBS 论坛互动资料的选取第20-21页
第2章 大学生虚拟组织的生成第21-26页
    2.1 大学生虚拟组织的孕育第21-22页
    2.2 大学生虚拟组织的创立第22-23页
    2.3 大学生虚拟组织的发展第23-25页
    2.4 大学生虚拟组织的成形第25-26页
第3章 大学生虚拟组织的运作第26-38页
    3.1 大学生虚拟组织中的目标第26页
    3.2 大学生虚拟组织中的领导第26-35页
        3.2.1 大学生虚拟组织中是否存在领导者第27页
        3.2.2 大学生虚拟组织中的领导者第27-28页
        3.2.3 大学生虚拟组织中领导者与意见领袖第28-29页
        3.2.4 大学生虚拟组织中意见领袖的影响第29-35页
    3.3 大学生虚拟组织中的沟通第35-37页
        3.3.1 大学生虚拟组织的沟通特性第35-36页
        3.3.2 完善大学生虚拟组织沟通体系第36-37页
    3.4 大学生虚拟组织中的激励第37-38页
第4章 虚拟组织对大学生现实生活的影响第38-51页
    4.1 虚拟组织对大学生现实生活的积极影响第38-45页
        4.1.1 不同性别、居住地和是否独生子女间的差异第39-40页
        4.1.2 不同学科、年级间的差异第40-42页
        4.1.3 不同生活费、学校间的差异第42-45页
    4.2 虚拟组织对大学生现实生活的消极影响第45-51页
        4.2.1 不同性别、居住地和是否独生子女间的差异第45-46页
        4.2.2 不同学科、年级间的差异第46-48页
        4.2.3 不同生活费、学校间的差异第48-51页
第5章 结论与启示第51-54页
    5.1 结论第51-52页
    5.2 启示第52-54页
致谢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附录A 大学生虚拟组织的生成与运作调查问卷第58-64页
附录B 2007 级 X 班 QQ 群聊天记录第64-68页
附录C “有吧”社区互动资料第68-69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等教育与国民经济的协同研究--从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角度
下一篇: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