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序言第11-17页
    1.1 选题依据第11页
    1.2 选题的意义第11-12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页
        1.2.2 现实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6页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6-17页
        1.4.1 研究方法第16页
        1.4.2 创新之处第16-17页
第2章 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的概述第17-28页
    2.1 共同理想的内涵及价值第17-20页
        2.1.1 共同理想的内涵第17-19页
        2.1.2 共同理想的价值第19-20页
    2.2 共同理想教育的思想基础第20-23页
        2.2.1 毛泽东的共同理想教育思想第20-21页
        2.2.2 邓小平的共同理想教育思想第21-22页
        2.2.3 江泽民的共同理想教育思想第22页
        2.2.4 新世纪以来的共同理想教育思想第22-23页
    2.3 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的含义、内容、特征及意义第23-28页
        2.3.1 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的含义第23页
        2.3.2 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的内容第23-25页
        2.3.3 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的特征第25-26页
        2.3.4 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的意义第26-28页
第3章 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28-36页
    3.1 价值多元化产生的现实背景第28-30页
        3.1.1 经济全球化是价值多元化产生的外部环境第28-29页
        3.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是价值多元化发展的内部环境第29页
        3.1.3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价值多元化的助推器第29-30页
    3.2 价值多元化对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的机遇第30-33页
        3.2.1 有利于大学生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界限第31页
        3.2.2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第31-32页
        3.2.3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第32-33页
        3.2.4 有利于加强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认识第33页
    3.3 价值多元化对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的挑战第33-36页
        3.3.1 自由主义冲击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第33-34页
        3.3.2 实用主义使大学生的共产主义信念滑坡第34-35页
        3.3.3 功利主义弱化了大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第35页
        3.3.4 社会腐败现象削弱了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任第35-36页
第4章 价值多元化对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影响的调研分析第36-49页
    4.1 调查的目的及对象第36-37页
    4.2 大学生对共同理想认同度的调查分析第37-44页
        4.2.1 大学生共同理想认同度总体分析第37-40页
        4.2.2 大学生共同理想认同度差异比较分析第40-44页
    4.3 大学生共同理想认同低的原因分析第44-45页
        4.3.1 大学生对共同理想认知程度较低第44-45页
        4.3.2 对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的针对性不强第45页
        4.3.3 网络传媒的消极影响第45页
    4.4 大学生对共同理想教育认同度的调查分析第45-47页
        4.4.1 大学生对共同理想教育总体的认同度调查分析第46页
        4.4.2 大学生对共同理想教育方法的认同度调查分析第46-47页
        4.4.3 大学生对共同理想教育效果的认同度调查分析第47页
    4.5 大学生对共同理想教育认同度低的原因分析第47-49页
        4.5.1 共同理想教育形式单一第47-48页
        4.5.2 共同理想教育脱离大学生思想实际第48-49页
第5章 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的相关建议第49-55页
    5.1 制定以共同理想信念引领价值多元化的根本原则第49-50页
    5.2 改革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的方法第50-51页
    5.3 营造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第51页
    5.4 构建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网络平台第51-52页
    5.5 健全和完善大学生党建工作机制第52-53页
    5.6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第53-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致谢第61-62页
附录1第62-63页
附录2第63-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虚拟组织的生成与运作研究
下一篇:基于选文类型鉴别理论的高中语文教材新诗选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