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1.3.1 教师专业发展 | 第12-13页 |
1.3.2 农村小学英语教师 | 第13-14页 |
1.3.3 课堂观察 | 第14页 |
1.4 研究综述 | 第14-21页 |
1.4.1 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的研究 | 第14-16页 |
1.4.2 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研究 | 第16-18页 |
1.4.3 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8-19页 |
1.4.4 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2 研究设计 | 第21-25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21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2.2.1 文献法 | 第21页 |
2.2.2 观察法 | 第21页 |
2.2.3 访谈法 | 第21-22页 |
2.3 研究效度 | 第22-24页 |
2.4 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 | 第24-25页 |
3 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状况调查分析 | 第25-42页 |
3.1 基本情况的描述统计 | 第25-28页 |
3.1.1 女教师居多,教师性别比例失衡 | 第25页 |
3.1.2 以年轻教师为主,年龄结构不合理 | 第25-26页 |
3.1.3 教龄年限呈现多层次,队伍稳定性差 | 第26页 |
3.1.4 整体学历较高,但师范类英语专业偏少 | 第26-27页 |
3.1.5 教师队伍专兼结合,专职教师人数较少 | 第27-28页 |
3.2 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工作情况 | 第28-30页 |
3.2.1 带班数量多,班额大 | 第28-29页 |
3.2.2 课时量大,课业负担重 | 第29-30页 |
3.3 基于课堂观察的结果与分析 | 第30-42页 |
3.3.1 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知识状况的观察与分析 | 第30-33页 |
3.3.2 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时间的观察与分析 | 第33-35页 |
3.3.3 教师课堂提问类型的观察与分析 | 第35-36页 |
3.3.4 教师课堂反馈情况的观察与分析 | 第36-37页 |
3.3.5 学生参与广度的观察与分析 | 第37-39页 |
3.3.6 学生学习形式的观察与分析 | 第39-42页 |
4 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2-51页 |
4.1 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42-45页 |
4.1.1 英语专业知识水平偏低 | 第42页 |
4.1.2 教学形式单一 | 第42-43页 |
4.1.3 教学策略使用不当 | 第43-45页 |
4.2 教师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45-48页 |
4.2.1 教师主宰教学过程 | 第45-46页 |
4.2.2 对学生缺乏应有的关注 | 第46-47页 |
4.2.3 教师自主发展意识不强 | 第47-48页 |
4.3 教师发展的保障机制方面的问题 | 第48-51页 |
4.3.1 在师资分布上的城乡不均衡 | 第48-49页 |
4.3.2 在职称评定上处于劣势 | 第49-50页 |
4.3.3 缺少促进专业发展的相关活动 | 第50-51页 |
5 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 第51-56页 |
5.1 政府应为专业发展提供保障 | 第51-52页 |
5.1.1 加强宏观指导 | 第51页 |
5.1.2 落实继续教育 | 第51-52页 |
5.2 学校应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 第52-54页 |
5.2.1 高校应加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 | 第52-53页 |
5.2.2 建立师生发展共同体 | 第53页 |
5.2.3 规范学校教师评价制度 | 第53-54页 |
5.3 教师应提高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 | 第54-56页 |
5.3.1 巩固自身的专业知识 | 第54页 |
5.3.2 提高自身的教育实力 | 第54-55页 |
5.3.3 增强自主专业发展意识 | 第55-56页 |
6 研究结论与不足 | 第56-57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6页 |
6.2 存在的不足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1 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基本情况调查及访谈提纲 | 第60-62页 |
附录2 课堂观察表 | 第62-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科研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