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线路工程论文--线路构造论文--轨道论文

CRTS Ⅰ型板式轨道基础沉降整治方法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概述第11-24页
    1.1 高速铁路发展应用情况第11-16页
        1.1.1 高速铁路的结构型式第11-13页
        1.1.2 高速铁路的应用情况第13-16页
    1.2 单元板式轨道特点及主要病害维修情况第16-19页
        1.2.1 单元板式轨道结构特点第16-18页
        1.2.2 单元板式轨道主要病害及维修情况第18-19页
    1.3 无砟轨道基础沉降控制现状第19-21页
    1.4 选题背景与研究思路第21-24页
第2章 无砟轨道基础沉降病害维修标准第24-37页
    2.1 基础沉降对行车的影响计算分析第24-29页
        2.1.1 车辆-轨道-沉降基础垂向耦合分析模型第24-26页
        2.1.2 基础沉降模型计算参数第26-28页
        2.1.3 LS-DNYA显示求解算法第28-29页
    2.2 动力学性能评价指标第29-31页
        2.2.1 线路纵断面设计标准第29-30页
        2.2.2 车辆力性能评价标准第30-31页
        2.2.3 轨道动力性能评价标准第31页
    2.3 无砟轨道基础沉降的危害及沉降维修标准第31-36页
        2.3.1 列车经过沉降区段的动力学特点第31-32页
        2.3.2 基础区域沉降工况选择第32-33页
        2.3.3 CRTSⅠ板式轨道路基沉降维修标准第33-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CRTSⅠ型无砟轨道基础沉降整治方案第37-53页
    3.1 轨道基础沉降特点及合理维修时机第37-46页
        3.1.1 基础沉降特点第37-38页
        3.1.2 基础沉降检测与识别第38-40页
        3.1.3 基础沉降预测第40-44页
        3.1.4 合理维修时机第44-46页
    3.2 无砟轨道基础沉降整治方案分析第46-49页
        3.2.1 地基压浆处理技术第46-47页
        3.2.2 调整纵断面线形第47页
        3.2.3 抬升轨道板结构第47-49页
    3.3 CRTSⅠ轨道板抬升施工工艺分析第49-52页
        3.3.1 抬板施工空间流水布置第49-50页
        3.3.2 维修工艺分析第50-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4章 CRTSⅠ轨道板抬升过程及开通条件分析第53-61页
    4.1 轨道结构支护与顺坡动力力学分析第53-58页
        4.1.1 临时支护设计分析第53-56页
        4.1.2 轨道结构纵断面顺坡第56-58页
    4.2 袋装法修复砂浆性能及开通速度第58-59页
        4.2.1 袋装法修复砂浆的力学性能第58-59页
        4.2.2 开通速度的确定第59页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5章 基础沉降整治施工组织设计探讨第61-70页
    5.1 高速铁路维修施工组织研究第61-65页
        5.1.1 工务部门运作模式第61-63页
        5.1.2 矩阵式施工组织模式的探讨第63-64页
        5.1.3 复杂系统维修管理理论第64-65页
    5.2 基于Petri网的轨道板抬升维修作业流程分析第65-69页
        5.2.1 轨道板抬升过程Petri网模型分析第65-67页
        5.2.2 维修作业质量控制第67-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结论与展望第70-71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第70页
    进一步研究工作及展望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RTS Ⅰ型板式无砟轨道原型疲劳试验研究
下一篇:基于GSO算法的列车运行节能操纵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