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股权激励业绩条件设置的实证研究--以2012-2015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例
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8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4-16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16页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8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8-23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及内涵 | 第18-20页 |
一、股权激励的定义及方式 | 第18-19页 |
二、盈余管理的定义和手段 | 第19页 |
三、股权激励中盈余管理动机 | 第19-20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20-23页 |
一、股权激励计划存在高管自利行为 | 第20-21页 |
二、股权激励诱发盈余管理问题 | 第21页 |
三、股权激励计划方案考核条件研究 | 第21页 |
四、文献评述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我国股权激励的发展状况 | 第23-33页 |
第一节 股权激励的背景及现状 | 第23-27页 |
一、股权激励机制背景 | 第23-25页 |
二、我国股权激励现状 | 第25-27页 |
第二节 股权激励计划制定中的盈余管理行为 | 第27-33页 |
一、鹏博士股权激励计划及修订 | 第27-29页 |
二、激励计划调整分析 | 第29-31页 |
三、激励计划可实现性分析 | 第31-33页 |
第四章 盈余管理水平情况分析 | 第33-40页 |
第一节 计量方法与样本选取 | 第33-36页 |
一、盈余管理计量方法 | 第33-34页 |
二、样本选取和分析步骤 | 第34页 |
三、修订Jones模型参数样本分析 | 第34-36页 |
第二节 盈余管理的多元回归 | 第36-40页 |
一、盈余管理回归结果的T检验 | 第37页 |
二、盈余管理的计量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三、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分布统计 | 第38-40页 |
第五章 盈余管理对业绩条件强度的实证分析 | 第40-47页 |
第一节 数据选取与相关假设 | 第40-43页 |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40页 |
二、研究假设 | 第40-41页 |
三、变量设计 | 第41-43页 |
第二节 实证分析 | 第43-47页 |
一、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43-44页 |
二、变量的相关性检验 | 第44页 |
三、logistic回归检验 | 第44-45页 |
四、稳健性检验 | 第45-46页 |
五、实证结果小结 | 第46-47页 |
第六章 建议与展望 | 第47-54页 |
第一节 研究建议 | 第47-52页 |
一、合理设置股权激励方案要素 | 第47-50页 |
二、加强对股权激励计划的修订和实施的披露 | 第50页 |
三、规范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 第50-52页 |
第二节 局限与展望 | 第52-54页 |
一、借鉴作用 | 第52页 |
二、研究局限 | 第52-53页 |
三、研究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