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师问题情境创设现状的调查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第2章 理论综述 | 第13-21页 |
2.1 “问题情境”的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2.1.1 “问题” | 第13页 |
2.1.2 “情境” | 第13-14页 |
2.1.3 “问题情境” | 第14页 |
2.2 研究动态 | 第14-18页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2.3 问题情境创设的理论依据 | 第18-21页 |
2.3.1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8-19页 |
2.3.2 情境认知与情境学习 | 第19页 |
2.3.3 认知失调理论 | 第19-21页 |
第3章 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研究 | 第21-31页 |
3.1 有效问题情境的特征 | 第21-22页 |
3.1.1 趣味性 | 第21页 |
3.1.2 层次性 | 第21页 |
3.1.3 开放性 | 第21-22页 |
3.1.4 启发性 | 第22页 |
3.1.5 可接受性 | 第22页 |
3.2 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途径 | 第22-28页 |
3.2.1 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 第22-25页 |
3.2.2 利用语言创设问题情境 | 第25-28页 |
3.2.3 利用丰富便捷的现代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 第28页 |
3.3 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 | 第28-31页 |
3.3.1 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 第28-29页 |
3.3.2 增强学生的提问能力,提高创新能力 | 第29页 |
3.3.3 有利于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构 | 第29页 |
3.3.4 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 第29-30页 |
3.3.5 有利于提高物理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 第30-31页 |
第4章 初中物理教学创设问题情境的现状调查 | 第31-41页 |
4.1 调查的实施 | 第31页 |
4.1.1 调查目的 | 第31页 |
4.1.2 调查对象 | 第31页 |
4.2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 第31-32页 |
4.3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 | 第32-38页 |
4.3.1 教师对创设问题情境的认识情况 | 第33-34页 |
4.3.2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的能力情况 | 第34-38页 |
4.4 调查结论及建议 | 第38-41页 |
4.4.1 调查结论 | 第38-39页 |
4.4.2 对教师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建议 | 第39-41页 |
第5章 总结 | 第41-45页 |
5.1 结论 | 第41-42页 |
5.2 反思 | 第42-45页 |
5.2.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42页 |
5.2.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42-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