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悬浮轨道梁温度场及温度效应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6页 |
1.1 磁悬浮技术简介 | 第11-17页 |
1.1.1 磁悬浮技术概述 | 第11-14页 |
1.1.2 磁悬浮技术的发展史 | 第14-15页 |
1.1.3 上海磁悬浮技术简介 | 第15-17页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进展、内容 | 第17-26页 |
1.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7-18页 |
1.2.2 研究进展 | 第18-24页 |
1.2.3 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轨道梁温度效应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26-60页 |
2.1 温度荷载的定义和分类 | 第27-29页 |
2.2 热传导基本方程 | 第29-32页 |
2.2.1 基本方程 | 第29-30页 |
2.2.2 初始条件 | 第30页 |
2.2.3 边界条件 | 第30-32页 |
2.3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32-39页 |
2.3.1 太阳辐射 | 第32-37页 |
2.3.2 热交换系数 | 第37-39页 |
2.3.3 日温度值 | 第39页 |
2.4 热传导微分方程的近似数值解法 | 第39-52页 |
2.4.1 有限差分法 | 第40页 |
2.4.2 有限单元法 | 第40-52页 |
2.5 瞬态温度场的求解 | 第52-54页 |
2.5.1 向前差分 | 第53页 |
2.5.2 向后差分 | 第53页 |
2.5.3 差分格式的发展 | 第53-54页 |
2.6 温度变形分析 | 第54-58页 |
2.6.1 求解温度应力 | 第55-57页 |
2.6.2 求解温度变形 | 第57-58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三章 轨道梁温度场的ANSYS 模拟 | 第60-85页 |
3.1 ANSYS 参数设定 | 第60-68页 |
3.1.1 模型参数 | 第60-62页 |
3.1.2 荷载参数 | 第62-68页 |
3.1.3 求解项参数设置 | 第68页 |
3.2 用APDL 创建宏 | 第68-71页 |
3.3 ANSYS 模拟结果分析 | 第71-81页 |
3.3.1 初始条件可靠性分析 | 第71-72页 |
3.3.2 温度云图分析 | 第72-81页 |
3.4 温度场对轨道梁曲率值的影响 | 第81-8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四章 轨道梁的温度变形 | 第85-100页 |
4.1 不同跨型轨道梁的挠度变形 | 第85-95页 |
4.1.1 简支梁 | 第85-86页 |
4.1.2 两跨连续梁 | 第86-88页 |
4.1.3 三跨连续梁 | 第88-94页 |
4.1.4 跨型对挠度变形的影响 | 第94-95页 |
4.2 磁悬浮轨道梁温度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值 | 第95-98页 |
4.2.1 轨道梁的温度变形 | 第95-98页 |
4.2.2 轨道梁的最大跨度值 | 第9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第五章 温度梯度及扩展研究 | 第100-113页 |
5.1 各国规范对温度梯度的规定 | 第100-104页 |
5.1.1 英国BS-5400 规范 | 第100-102页 |
5.1.2 美国AASHTO 规范 | 第102页 |
5.1.3 新西兰规范 | 第102-103页 |
5.1.4 其他国家关于温度梯度规范 | 第103-104页 |
5.2 国内规范对温度梯度的规定 | 第104-105页 |
5.3 基于各国温度梯度求解轨道梁曲率 | 第105-106页 |
5.4 建议温度梯度 | 第106-108页 |
5.5 最不利温度场影响因素分析 | 第108-112页 |
5.5.1 辐射吸收系数对曲率的影响 | 第108-109页 |
5.5.2 辐射吸收系数对曲率的影响 | 第109-110页 |
5.5.3 风速对曲率的影响 | 第110页 |
5.5.4 最不利温度场因素分析 | 第110-11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13-116页 |
6.1 结论 | 第113-115页 |
6.2 展望 | 第115-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2页 |
致谢 | 第122-12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3-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