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基于心理契约的中小企业核心员工激励策略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14页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9-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0-12页
        1.2.1 研究的结构框架与主要内容第11-12页
        1.2.2 研究方法第12页
    1.3 研究的创新点第12-14页
        1.3.1 研究视角的创新第12-13页
        1.3.2 研究内容的创新第13-14页
2 相关理论基础第14-23页
    2.1 关于核心员工和中小企业的界定第14-17页
        2.1.1 核心员工的界定第14-16页
        2.1.2 中小企业的界定第16-17页
    2.2 关于心理契约理论的介绍第17-20页
        2.2.1 心理契约理论的发展第18-19页
        2.2.2 心理契约的界定第19-20页
        2.2.3 员工心理契约的特点第20页
    2.3 关于激励理论的介绍第20-23页
        2.3.1 公平理论第20-21页
        2.3.2 因素理论第21页
        2.3.3 期望理论第21-22页
        2.3.4 心理资本理论第22-23页
3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核心员工心理契约差异第23-35页
    3.1 文化认知与工作认知第23-24页
        3.1.1 文化的含义第23-24页
        3.1.2 不同文化下员工对工作的认识第24页
    3.2 不同文化背景下心理契约结构维度的差异第24-27页
        3.2.1 欧美文化下的心理契约结构维度第24-25页
        3.2.2 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契约结构维度第25-27页
    3.3 不同文化背景下心理契约内容的差异第27-33页
        3.3.1 不同文化比较的维度第27-30页
        3.3.2 心理契约内容的差异第30-33页
    3.4 本章小结第33-35页
4 河北省中小企业核心员工心理契约实证分析第35-51页
    4.1 问卷设计第35-39页
        4.1.1 心理契约量表的编制第35-37页
        4.1.2 统计方法第37页
        4.1.3 问卷的发放与收集第37页
        4.1.4 样本说明第37-39页
    4.2 信度和效度分析第39-42页
        4.2.1 信度分析第39-40页
        4.2.2 效度分析第40-42页
    4.3 测量结果及解释说明第42-48页
        4.3.1 因子分析的结果及其解释第42-44页
        4.3.2 均值测量的结果及其解释第44-46页
        4.3.3 路径分析的结果及其解释第46-48页
    4.4 本章小结第48-51页
5 基于心理契约的中小企业核心员工激励策略第51-59页
    5.1 基于心理契约的中小企业核心员工激励模型第51-52页
    5.2 面向现实责任的激励策略第52-55页
        5.2.1 强化有效的沟通与交流第52-53页
        5.2.2 建立公正的绩效考核制度第53-54页
        5.2.3 提供培训和学习的机会第54-55页
        5.2.4 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第55页
    5.3 面向发展责任的激励策略第55-59页
        5.3.1 员工持股计划和高福利策略第56页
        5.3.2 完善的职业发展规划第56-57页
        5.3.3 参与决策和信任授权第57-59页
6 结论第59-61页
    6.1 本文研究成果第59-60页
    6.2 本文研究局限第60页
    6.3 研究的发展方向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附录一 中小企业核心员工心理契约访谈提纲第65-66页
附录二 中小企业核心员工心理契约调查问卷第66-69页
致谢第69-7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创业板企业资本结构实证研究
下一篇:论农村土地信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