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土地信托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1 农村土地信托一般原理 | 第12-18页 |
1.1 农村土地信托的概念 | 第12-15页 |
1.1.1 信托的涵义 | 第12页 |
1.1.2 农村土地信托的涵义 | 第12-13页 |
1.1.3 农村土地信托的性质及功能 | 第13-15页 |
1.2 农村土地信托产生的背景 | 第15-18页 |
1.2.1 农村土地信托制度的起源 | 第15页 |
1.2.2 我国农村土地信托产生的背景 | 第15-16页 |
1.2.3 我国农村土地信托的必要性 | 第16-18页 |
2 农村土地信托法律关系 | 第18-33页 |
2.1 农村土地信托的主体 | 第18-24页 |
2.1.1 农村土地信托的委托人 | 第18-19页 |
2.1.2 农村土地信托的受托人 | 第19-22页 |
2.1.3 农村土地信托的受益人 | 第22页 |
2.1.4 农村土地信托其他相关人 | 第22-24页 |
2.2 农村土地信托的客体 | 第24-26页 |
2.2.1 农村土地信托的对象 | 第24-25页 |
2.2.2 农村土地信托客体的适用条件 | 第25-26页 |
2.2.3 农村土地信托客体的价值评估 | 第26页 |
2.3 农村土地信托的内容 | 第26-33页 |
2.3.1 委托人的权利义务 | 第26-28页 |
2.3.2 受托人的权利义务 | 第28-31页 |
2.3.3 受益人的权利 | 第31-33页 |
3 我国农村土地信托实务与法律问题 | 第33-41页 |
3.1 我国农村土地信托的实务问题 | 第33-36页 |
3.1.1 从行政权扩张看农村土地信托 | 第33-34页 |
3.1.2 集合类资金信托产品中的农村土地信托 | 第34-35页 |
3.1.3 农村土地信托与经济发展的冲突 | 第35-36页 |
3.2 我国农村土地信托的法律问题 | 第36-41页 |
3.2.1 农村土地信托的法律依据 | 第36-37页 |
3.2.2 农村土地信托的法律风险 | 第37-41页 |
4 我国农村土地信托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41-45页 |
4.1 我国农村土地信托法律法规的完善 | 第41-42页 |
4.1.1 确立农村土地信托的法律地位和指导思想 | 第41页 |
4.1.2 完善农村土地信托的法律衔接 | 第41页 |
4.1.3 健全农村土地信托的法律监督机制 | 第41-42页 |
4.2 我国农村土地信托相关制度的完善 | 第42-45页 |
4.2.1 农村土地信托平台的建立 | 第42页 |
4.2.2 完善农村劳动力的转型市场 | 第42-43页 |
4.2.3 健全农村土地信托的风险防范制度 | 第43页 |
4.2.4 健全农业保险制度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