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1.导论 | 第14-21页 |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4-15页 |
·选题背景 | 第14-15页 |
·选题意义 | 第15页 |
·研究思路及分析方法 | 第15-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分析方法 | 第16-17页 |
·文献综述 | 第17-21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7-18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8-21页 |
2.我国现行退休制度概述 | 第21-30页 |
·我国退休制度的历史变迁 | 第21-24页 |
·退休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 第21-22页 |
·我国退休制度的历史演进 | 第22-24页 |
·我国现阶段退休制度面临的问题 | 第24-26页 |
·法定退休年龄偏低 | 第24页 |
·提前退休现象普遍化 | 第24-25页 |
·退休政策缺少弹性 | 第25-26页 |
·退休制度改革滞后于社会保障改革进程 | 第26页 |
·法律规范不完善 | 第26页 |
·我国退休制度改革滞后的原因分析 | 第26-30页 |
·社会心理对退休制度改革存在的潜在影响 | 第27页 |
·金融危机风险制约着退休政策的改革 | 第27-28页 |
·养老保险模式的制度构架及其运行机制制约退休政策的改革 | 第28页 |
·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将不同程度地影响退休政策的改革 | 第28-30页 |
3.建立弹性退休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 第30-35页 |
·弹性退休制度的内涵和外延 | 第30-31页 |
·弹性退休年龄 | 第30页 |
·弹性退休方式 | 第30-31页 |
·弹性退休收入 | 第31页 |
·弹性退休制度是现行退休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 | 第31-35页 |
·弹性退休制度促进经济发展 | 第32页 |
·弹性退休制度能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 第32-33页 |
·弹性退休制度推进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 第33-34页 |
·弹性退休能有效促进人力资本投资和充分发挥人力资本效益 | 第34-35页 |
4.国外实施弹性退休制度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35-44页 |
·典型国家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分析 | 第35-41页 |
·法国 | 第35-37页 |
·瑞典 | 第37-39页 |
·英国 | 第39-40页 |
·美国 | 第40-41页 |
·国外实行弹性退休制度经验总结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41-44页 |
·相关经验 | 第41-43页 |
·对我国实施弹性退休计划方案设计的启示 | 第43-44页 |
5.我国实施弹性退休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第44-54页 |
·实施弹性退休制度的理论可行性分析 | 第44-46页 |
·制度变迁理论 | 第44-45页 |
·生命周期假说理论 | 第45-46页 |
·年龄分层理论 | 第46页 |
·实施弹性退休制度的外部环境可行性分析 | 第46-51页 |
·从社会环境来考虑 | 第46-49页 |
·从制度运行环境来考虑 | 第49-51页 |
·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内在机制的可行性分析 | 第51-54页 |
·合理的弹性退休制度能缓解人口老龄化与退休年龄偏低的矛盾 | 第51-52页 |
·弹性退休制度能平衡人力资本周期性与退休年龄固定的矛盾 | 第52页 |
·弹性退休制度能抑制区域差异化与退休年龄"一刀切"的矛盾 | 第52-54页 |
6. 我国实施弹性退休制度的方案设计及政策建议 | 第54-68页 |
·弹性退休制度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 第54-56页 |
·明确弹性退休制度方案设计的目标 | 第54-55页 |
·遵循制度设计的原则 | 第55-56页 |
·弹性退休制度设计中需考虑的因素 | 第56-60页 |
·民意接受度 | 第57页 |
·人口预期寿命 | 第57页 |
·法定退休年龄 | 第57-58页 |
·初始工作年龄及工作环境 | 第58页 |
·劳动力供给状况 | 第58-59页 |
·养老保险资金财务平衡 | 第59-60页 |
·实施弹性退休计划过程中难点分析 | 第60-62页 |
·新旧制度转变过程的良好衔接 | 第60-61页 |
·不同行业、性别及岗位的职工是否实行统一的弹性退休标准 | 第61页 |
·退休后养老金的发放是否执行全国统一标准 | 第61页 |
·是否会出现贫富差距剧增现象 | 第61-62页 |
·弹性退休制度的方案设计及政策建议 | 第62-68页 |
·退休年龄调整时机的选择 | 第62-64页 |
·退休路径的选择--分群体、分阶段制定计划 | 第64页 |
·方案拟定及政策建议 | 第64-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后记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