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0页 |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 1.选题背景 | 第8页 |
| 2.选题意义 | 第8-9页 |
| 二、本科生导师制的历史渊源 | 第9-10页 |
| 第2章 国内外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情况及发展现状 | 第10-16页 |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0-11页 |
| 1.什么是导师 | 第10-11页 |
| 2.本科生导师和本科生导师制 | 第11页 |
| 二、国外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情况及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 三、国内本科生导师制的主要研究情况 | 第12-14页 |
| 1.关于本科生导师制概念界定与类型方面的研究 | 第13页 |
| 2.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 第13-14页 |
| 四、研究内容以及方法 | 第14-16页 |
| 1.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2.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 第3章 辽宁师范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现状 | 第16-19页 |
| 一、本科生导师工作管理体系组织架构 | 第16-17页 |
| 二、本科生导师工作运行机制 | 第17页 |
| 三、本科生导师工作形成了一系列的管理规章制度 | 第17-18页 |
| 四、本科生导师工作其他具体运行情况 | 第18-19页 |
| 第4章 辽宁师范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状况调查分析 | 第19-37页 |
| 一、调查目的 | 第19页 |
| 二、调查方法及内容 | 第19-20页 |
| 1.问卷调查法 | 第19页 |
| 2.访谈法 | 第19-20页 |
|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0-37页 |
| (一)问卷客观题部分总结及分析 | 第20-36页 |
| (二)问卷主观题部分的总结及分析 | 第36-37页 |
| 第5章 辽宁师范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 | 第37-41页 |
| 一、本科生导师资源不足 | 第37-38页 |
| 1.导师数量不足,本科生导师工作缺位 | 第37页 |
| 2.本科生导师工作量大,指导时间不足,指导方式单一 | 第37-38页 |
| 3.本科生导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 第38页 |
| 二、本科生导师工作针对性差 | 第38-39页 |
| 1.对本科生导师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 第38页 |
| 2.本科生导师对工作的认识水平不高 | 第38-39页 |
| 3. 对本科生导师工作的教学设计不足 | 第39页 |
| 三、导师工作实效性差 | 第39-41页 |
| 1.各方关系尚需理顺,没有形成有效的工作合力 | 第39-40页 |
| 2.思想认识不统一,具体工作中有盲从现象,责任意识淡薄 | 第40页 |
| 3.激励不足,无法调动导师工作积极性 | 第40-41页 |
| 第6章 国内外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情况及可借鉴经验 | 第41-44页 |
| 一、国内外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情况 | 第41-42页 |
| 二、国内外大学建立大学生学业指导机构情况 | 第42-44页 |
| 第7章 对我校导师制存在问题的解决路径 | 第44-51页 |
| 一、成立大学生学业指导中心,整合师资力量,弥补导师数量不足的缺陷 | 第44-47页 |
| 1.成立大学生学业指导中心的必要性 | 第44-45页 |
| 2.成立大学生学业指导中心的可能性 | 第45页 |
| 3.组织架构和运行方式 | 第45-46页 |
| 4.工作职责和主要内容 | 第46-47页 |
| 二、制定完善的导师工作评价和激励制度 | 第47-48页 |
| 1.评价制度 | 第47页 |
| 2.激励制度 | 第47-48页 |
| 三、适时对本科生导师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提升培训 | 第48-49页 |
| 1.学校应从思想上对导师进行教育 | 第49页 |
| 2.对导师进行能力提升培训 | 第49页 |
| 四、加大对学院导师组工作的检查力度 | 第49-51页 |
| 结论 | 第51-53页 |
| 1.组织保证 | 第51页 |
| 2.制度保证 | 第51-52页 |
| 3.硬件条件保证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
| 附录 | 第54-55页 |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