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前言 | 第13-16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1 资料来源 | 第16-17页 |
1.1 文献资料 | 第16-17页 |
1.2 专题小组讨论 | 第17页 |
1.3 Delphi 法 | 第17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2.1 文献分析法 | 第17页 |
2.2 专题小组讨论 | 第17-18页 |
2.3 Delphi 法 | 第18页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18-1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9-64页 |
1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30页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页 |
1.2 医院评审相关理论 | 第19-21页 |
1.2.1 系统理论 | 第19-20页 |
1.2.2 规制(监管)理论 | 第20页 |
1.2.3 绩效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1.3 国家、地方相关政策与规范 | 第21-23页 |
1.3.1 国家相关政策与规范 | 第21-22页 |
1.3.2 地方政策与规范 | 第22-23页 |
1.4 国内外医院评价研究现状 | 第23-26页 |
1.4.1 国外医院评价 | 第23-25页 |
1.4.2 国内医院评价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25-26页 |
1.5 关于医疗中心建设的探索 | 第26-30页 |
1.5.1 医疗中心建设与评价的基本原则 | 第26-28页 |
1.5.2 医疗中心建设的实践探索 | 第28-30页 |
2 国家综合性医疗中心评价指标的建立 | 第30-40页 |
2.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30-32页 |
2.1.1 科学性 | 第30页 |
2.1.2 可操作性 | 第30页 |
2.1.3 代表性 | 第30-31页 |
2.1.4 独立性 | 第31页 |
2.1.5 可比性 | 第31页 |
2.1.6 导向性 | 第31页 |
2.1.7 时代特征性 | 第31-32页 |
2.2 评价指标的选取的设计思路 | 第32页 |
2.3 评价指标基本框架的确立 | 第32-33页 |
2.4 具体评价指标选取的思考 | 第33-36页 |
2.4.1 基础资源指标 | 第33-34页 |
2.4.2 医疗质量安全与综合管理能力 | 第34-35页 |
2.4.3 辐射力 | 第35页 |
2.4.4 凝聚力 | 第35-36页 |
2.4.5 创新力 | 第36页 |
2.5 原始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36-40页 |
3 国家综合性医疗中心评价指标筛选 | 第40-64页 |
3.1 专题小组讨论结果分析 | 第40-51页 |
3.1.1 专家的选取 | 第40页 |
3.1.2 专家的基本情况 | 第40-41页 |
3.1.3 专家咨询意见汇总 | 第41-42页 |
3.1.4 指标的修改 | 第42-45页 |
3.1.5 专题小组讨论后国家综合性医疗中心评价指标 | 第45-51页 |
3.2 Delphi 法结果分析 | 第51-64页 |
3.2.1 专家基本情况 | 第51页 |
3.2.2 专家积极系数 | 第51-52页 |
3.2.3 专家权威系数 | 第52页 |
3.2.4 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 | 第52-53页 |
3.2.5 专家咨询结果 | 第53-58页 |
3.2.6 Delphi 法咨询结果意见汇总 | 第58-59页 |
3.2.7 Delphi 法后的评价指标 | 第59-64页 |
讨论 | 第64-67页 |
1 国家综合性医疗中心评价指标的特点 | 第64页 |
2 完善国家综合性医疗中心评价指标的设想 | 第64-66页 |
3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66-67页 |
3.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66页 |
3.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综述 | 第7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附件 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84-85页 |
附件 2 国家综合性医疗中心评价指标专家咨询调查问卷 | 第85-94页 |
附件 3 国家综合性医疗中心评价指标说明 | 第94-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