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瑶族度戒仪式音乐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绪论 | 第9-19页 |
第一节、选题立意 | 第9-11页 |
第二节、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第三节、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第四节、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一章 背景介绍 | 第19-35页 |
第一节、蓝山瑶族背景介绍 | 第19-24页 |
一、地理环境 | 第19-21页 |
二、地方历史 | 第21页 |
三、民族来源 | 第21-23页 |
四、社会形态 | 第23页 |
五、宗教信仰 | 第23-24页 |
第二节、度戒仪式渊源 | 第24-30页 |
一、度戒仪式的道教元素 | 第24-28页 |
二、度戒仪式的瑶族元素 | 第28-29页 |
三、度戒仪式的近期发展 | 第29-30页 |
第三节、度戒仪式及仪式音乐简介 | 第30-35页 |
一、准备阶段 | 第30-31页 |
二、正式仪式 | 第31-35页 |
第二章 田野纪实 | 第35-109页 |
第一节、仪式环境 | 第35-52页 |
一、地点及场所 | 第35-43页 |
二、参与人员 | 第43-49页 |
三、其他环境因素 | 第49-52页 |
第二节、仪式过程 | 第52-109页 |
一、起始阶段 | 第52-67页 |
二、传度阶段 | 第67-91页 |
三、度戒仪式结束阶段 | 第91-106页 |
四、小结 | 第106-109页 |
第三章 音乐分析 | 第109-127页 |
第一节、经韵分析 | 第109-115页 |
一、音阶及调式 | 第110页 |
二、旋律 | 第110-112页 |
三、节拍、节奏 | 第112-113页 |
四、曲式 | 第113页 |
五、与民歌歌母的联系 | 第113-115页 |
第二节、器乐分析 | 第115-125页 |
一、乐器及乐队 | 第115-120页 |
二、表演形式 | 第120-121页 |
三、打击乐音乐分析 | 第121-123页 |
四、唢呐音乐分析 | 第123-125页 |
第三节、乐舞分析 | 第125-127页 |
第四章 文化阐释 | 第127-133页 |
第一节、信仰体系 | 第127-129页 |
一、成年礼仪 | 第127-128页 |
二、神权的获得 | 第128页 |
三、巫师资格的认证 | 第128-129页 |
第二节、仪式音乐文化涵义 | 第129-133页 |
一、营造仪式形式的权威 | 第129-130页 |
二、引导现实表述的功能 | 第130-131页 |
三、传承发展的不确定性 | 第131-133页 |
结语 | 第133-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40页 |
附录 | 第140-153页 |
后记 | 第153-1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54-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