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15-17页 |
1.4.1 研究的内容 | 第15-16页 |
1.4.2 研究的方法 | 第16-17页 |
2 中职学校数控专业人才培养与职业要求 | 第17-24页 |
2.1 中职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 第17-20页 |
2.2 中职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面对的职业岗位 | 第20-22页 |
2.2.1 中职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就业岗位 | 第20页 |
2.2.2 职业岗位能力调查与分析 | 第20-22页 |
2.3 中职学校数控专业的职业能力的培养 | 第22-24页 |
3 中职学校数控专业教学现状与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24-31页 |
3.1 中职学校数控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 第24-25页 |
3.1.1 教学思想落后,不能适应当前职业学校学生需求 | 第24页 |
3.1.2 教学目标不明确,很难满足企业对用工人员的基本能力要求 | 第24页 |
3.1.3 教材内容偏重理论,不能满足理实一体教学需求 | 第24-25页 |
3.1.4 实训教学方法单一,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 | 第25页 |
3.1.5 关键数控设备不足,影响学生实践操作训练 | 第25页 |
3.2 中职学校数控专业教学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25-28页 |
3.2.1 生源数量不足,基础知识薄弱 | 第26-27页 |
3.2.2 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学生需求 | 第27页 |
3.2.3 教学目标制定科学性差,教学手段单一 | 第27-28页 |
3.2.4 课程内容注重学科知识,忽视工作知识与技能 | 第28页 |
3.3 中职学校数控专业教学改革措施与对策 | 第28-31页 |
3.3.1 改变教学模式,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 | 第28-29页 |
3.3.2 加强教师能力培养,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 第29-30页 |
3.3.3 加强实训教学,建设“理实一体化”教室 | 第30-31页 |
4 中职学校数控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 第31-51页 |
4.1“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 第31-33页 |
4.1.1 中等职业学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好处 | 第31页 |
4.1.2 中职学校数控专业建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 第31-32页 |
4.1.3“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 | 第32-33页 |
4.2 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 | 第33-35页 |
4.2.1“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 | 第33-34页 |
4.2.2 教学工作的组织 | 第34-35页 |
4.3“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 | 第35-38页 |
4.3.1 教学准备 | 第35-36页 |
4.3.2 教学实施 | 第36-37页 |
4.3.3 教学反馈 | 第37-38页 |
4.4“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教学方法 | 第38-43页 |
4.4.1 项目教学法 | 第38-40页 |
4.4.2 案例教学法 | 第40-42页 |
4.4.3 引导文教学法 | 第42-43页 |
4.5“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考核评价方法 | 第43-46页 |
4.5.1 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43-45页 |
4.5.2 考核评价的方法 | 第45-46页 |
4.6“理实一体化”教学课程微观设计 | 第46-51页 |
4.6.1“理实一体化”教案的设计 | 第46-48页 |
4.6.2“理实一体化”校本教材的编写 | 第48-49页 |
4.6.3“理实一体化”实习报告的编写 | 第49-51页 |
5 中职学校数控专业“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案例 | 第51-61页 |
5.1 教学设计 | 第51-57页 |
5.2 教学活动 | 第57-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资料 | 第62-64页 |
附录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